冰川退缩不可避免 珠峰是否会变为“青山”

时间:2023-05-29 11:51    来源:山西科技报

近日,新华社发布一篇关于《珠峰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文章,文章中表示“珠峰地区是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前哨,通过对珠峰雪样的分析发现,固体污染物对珠峰环境影响较小,这体现了我国多年来对珠峰地区生态保护的成果。”12次在珠峰地区开展科考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说,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球冰川全面退缩的趋势已不可避免。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珠峰地区及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相对较慢。

美丽又神圣的珠穆朗玛峰

或许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低纬度、低海拔的人来说,冰川退缩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在我们看来,未来是现在还是十几年前,那些高山一直都是冰川覆盖白雪皑皑的场景,也没见过那座雪山变绿的情况,那么科学家所说的“全球冰川全面退缩的趋势已不可避免”真的有如此严重吗?照这样发展下去,是否有一天我们记忆里的雪山会变为“青山”呢?

1961~2015年我国冰川面积和储量变化

翻阅资料,去年8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内容显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81℃,为1901年以来的第七高值。受此影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冰川总体加速退缩。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西部冰川面积缩小了18%左右,年均面积缩小243.7平方公里。

为了缓解这一趋势,科学家也进行过很多尝试,其中有成果的也有失败案例。2017年,在瑞士Diavolezzafirn冰川,研究者曾分两次将2.5米深的人造雪覆盖在200平方米的冰层上进行实验,效果显著,冰川不仅减缓了消融,甚至冰在某些部分增加了。

在我国情况稍有不同,为了应对冰川消融。2018年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决定开展减缓冰川消融的试验。2020年8月5日开始,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6次来到达古冰川进行科考研究,开展 “盖被子”的实验。他们用防护性强、重量轻的白色土工布为冰川盖上 “被子”,增加冰川表面反照率的同时,还能起到隔热的作用,从而减缓冰川消融。经测量,2020年在达古冰川用白色土工布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冰川消融速度明显减缓。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盖被子”区域的冰体综合减少1米的消融量。此后实验团队又联合南京大学科研团队采用纳米材料覆盖冰川提高反照率。

给冰川“盖被子”试验

尽管试验效果喜人,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人工干预的方式也有其局限性,由于规模和成本问题,仅仅想依靠人工干预拯救整个冰川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从目前情况上看冰川消融不能被阻止,只能够减缓,从根本上进行节能减排、减缓全球变暖才是最终的出路。

在雪山上清理垃圾

那么有些人所说的,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后就看不到雪山了?这倒暂时没必要担心,从目前情况看,像珠穆朗玛峰这样的雪山在可预计的未来还不至于变为青山,而且我国科学家还在积极想办法进行保护。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我们将目光放的更长远来看,亿万年前,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地方还是茫茫大海,保护冰川更多是为了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而不仅仅是为留存一种记忆。

编辑:王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