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向“实”发力
2025年,晋能控股集团常顺煤业以“136”安全管理模式为统领,结合常顺煤业“1234”安全文化理念,认真执行集团公司、阳泉公司安全工作相关会议安排部署,聚焦安全管控行为,着眼优化管理流程,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深入落实,切实提升矿井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素质提升”为中心,加强“三基”建设。扎实推进作业现场标准化、可视化、透明化建设,组织全员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综合运用人防、技防、管理防等措施,源头规范、过程管控员工行为。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紧贴现场实际开展各类培训,常态化组织学习《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等警示教育片和事故案例,坚持“逢查必考、以考促学”,以现场检查结果检验培训效果,遵循六大原则,分类对“三项岗位”人员、班组长、新工人、转岗员工等从业人员制定培训方案,分阶段、有步骤实施,确保职工素质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以“三支团队”为抓手,强化“六大体系”。加强以矿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建设,落实“五职”矿长任职资格核查;加强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团队建设,分级推动开展“全过程、全专业、全方位”的立体技术监督,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加强以队长和班组长为首的现场操作团队建设,严格队长、班组长组织培养、选拔任用,将能力突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班组长充实到队长队伍中,提高队长队伍素质。推进模范班组长评选、班组安全长周期激励、“三无”班组竞赛、“人人都是班组长”等活动,推动班组长队伍健康发展。
以“精细管理”为路径,筑牢安全根基。以“精细化管理”为中心,创新内部运营管理机制,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精细化管理模式,即“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以内部市场化运作为载体,以作业成本核算为重点,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手段”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市场化、作业成本法、目标责任考核深度融合,构建精准完善的精细化经营管理新模式,形成安全生产全员参与、全员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以“双重预防”为机制,巩固平安防线。坚持“重基层、强基础、求实效”,完善安全风险辨识、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以年度重大风险(瓦斯、煤尘、顶板、水、火五项24条)安全管控为重点,立足“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严格落实“一意见一条例一措施”,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明确排查重点和整改责任,健全完善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动态报告、督办、清零机制,实现闭环管理。
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严肃监管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学习,建立改进机制,科学划分业务部门考核权重,明确安全指标和考核标准,严格差异化兑现考核,杜绝平均主义,落实工资兑现和结果公示,确保公平公正、规范严谨。高压严管,严厉查处各类违章行为,综合运用安全绩效考核、评先选优等经济杠杆和荣誉导向,激励引导违章人员自觉转化。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提升反“三违”整治质效。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护航安全里程。坚持“以技术保安全”,持续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实施推广水下全自动清淤项目研究与应用、缠绕式提升机保护模拟系统装置的研发与应用、快速掘进护盾式临时支护研究与应用、三带高度实测研究与应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靶向抽采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网络安全处理应用等创新技术,从根本上治理安全生产系统风险和短板不足,加快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树牢“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理念,加大重大灾害治理和重大风险防控研究攻关,以智提质,智慧安全。(郭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