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矿山安全的先锋力量——保安煤业一通三防部防突队先进事迹

时间:2025-07-14 16:48    来源:山西科技报

在晋能控股集团阳泉公司保安煤业,有一支平均年龄37岁的队伍,他们以专业与担当、创新与坚守,常年奋战在矿井瓦斯防治与安全生产的最前沿,他们就是一通三防部防突队。这支由36名成员组成的队伍,个个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136”安全管理模式,荣获“晋能控股集团先进区队”称号,成为矿山安全的坚实屏障。


筑牢安全意识防线:每日的“三个十分钟”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是保障井下作业安全的核心任务。防突队深知其重要性,每日班前会,他们雷打不动地开展自己的“三个十分钟”活动。十分钟学习《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深入领会每一条规定背后的安全意义;十分钟剖析事故案例,从他人的教训中汲取经验,时刻警醒自己;十分钟观看警示教育片,以直观的画面冲击,强化安全意识。

队组的每一名成员都认真对待这些例行工作。他们明白,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将安全知识和理念深深植入脑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时刻保持警惕。防突队始终牢记矿上的“安全四零目标”:安全事故零伤亡,瓦斯零超限,煤与瓦斯零突出,重大涉险事故零发生。这一明确且量化的目标,成为他们全力以赴的方向,激励着每一个人在工作中严谨细致、毫不懈怠。

创新管理模式:闭环管理法实现“零突出”

保安煤业的地质条件复杂,瓦斯治理难题重重。面对挑战,防突队创新推行“预测预报、超前探测、效果检验”闭环管理法。在掘进工作面,除正常施工预测预报钻孔外,他们额外施工6个加强钻孔,对工作面顶板、底板等进行超前探测,并测试其防突指标。若指标超标,则迅速施工防突措施钻孔并进行效果检验工作,直至指标测试正常。

这种严谨的闭环管理模式,体现了防突队对安全的高度负责。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正是凭借着这种始终将安全放在心头的责任心和担当,防突队成功实现了煤与瓦斯“零突出”的骄人成绩,为矿山安全生产立下汗马功劳。

技术创新驱动:自制气密性检测装置

突出矿井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防突队肩负的重大职责。他们不仅要做好日常的防突工作,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需求。

“别看我们平均年龄已到中年,但学习新技术可从不掉队!”这是防突队成员们的共同心声。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有毕业于矿业院校的年轻技术骨干。为进一步提高瓦斯防治能力,他们积极探索,自主研发了“气密性检测装置”。

该装置的制作过程充分展现了防突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他们利用废旧的四分铁管,配合2.5MPa的压力表、截止阀等,进行加工、打磨、焊接,自制组装而成。在瓦斯抽采钻孔封堵时,将四分铁管一并进行封堵,一个端头封入钻孔内,另一个端头在钻孔外0.3 - 0.4m处,分别将压力表和压风管利用改装的直通和两相截止阀连接在铁管的一端,对其进行充气,直至压力表指数为0.5 - 0.6MPa后,关闭两相截止阀,通过观测十分钟压力表的指数变化情况来判断钻孔的气密性。

这一自制装置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防突队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勇于创新,善于钻研,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团队协作共进:同心同力守护安全

防突队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他们深知,在瓦斯防治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队组始终强调同心、同力、同步,严把防突现场预测预报和效果检验关,为安全生产站好岗、护好航。

从日常的钻孔施工到复杂的指标测试,从隐患排查到应急处理,每一名成员都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老师傅们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年轻队员们虚心学习、积极实践,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氛围。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攻克难关,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保安煤业一通三防部防突队,他们是矿山安全的守护者,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是团队协作的践行者。他们用专业与责任、创新与坚守,在矿山安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推动企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当之无愧的“安全先锋”。(赵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