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节目上春晚且获奖项而作
近日,笔者在网络多家媒体报道中获悉: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推选的旗袍秀节目《昭君出塞·情归雁门》,亮相于山西省第九届非遗春晚,并且荣获“第九届传旗非遗春晚传旗守心奖”。
作为州人,浏览新闻,不得不为这个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点赞、叫好!欣闻喜讯,不得不为这场表演撰文、称道!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研究会和这场旗袍表演,笔者专门采访了会长郝琎菱和背后支持她的老公——刘政岐。
2022年代州黄酒节,2023元宵节在古城代州表演很是吸引观众;枣林镇·2023年·‘杏花’文旅节开幕式上,雁门风情旗袍走秀队,一展风采。他们以其优雅端庄,高贵典雅,风姿绰约,无论怎么表演,都引来阵阵赞叹和羡慕的眼光。表演中,她们化着淡妆,手执彩扇,脚踏高跟鞋,身着裁剪得体、黛色的旗袍不疾不徐地走在广场上踩着优美的旋律,用婀娜的身姿,淋漓尽致地展现国粹旗袍优雅典致的韵味和魅力,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天气风冷,但没有阻挡这支表演队的热情。观众纷纷驻足欣赏、拍照、录像,十分专注,尽情享受县城的这支旗袍走秀带来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更让人欣喜的是2023年12月,山西省旗袍文化研究会将传旗第九届旗袍春晚和第九届非遗春晚同时举办,省会邀请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参加。28日接到邀请后,就征求大家意见,她们自信满满,不失去这一机会,纷纷表示,抓机遇参加表演,展自我为家乡代言。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携手代县雁门风情部分会员旗袍精英选手,大家闻讯赶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精心排练,做好充分的准备。1月12日团队信心十足乘车抵达省城太原。
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参演的节目是旗袍秀《昭君出塞·情归雁门》。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着“落雁”的美称。她的故事,传颂千年,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传奇。而今天表演通过一场旗袍表演,向这位传奇女子致敬。
音乐响起,灯光渐亮,舞台上的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旗袍,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她们轻盈的步伐,优雅的姿态,将身穿汉服的王昭君那美丽与聪慧衬托得淋漓尽致。
在表演中,观众仿佛看到了王昭君出塞时的情景。她虽身着汉服,婀娜多姿,一步一步走向塞外的大漠。她的美丽和聪慧,赢得了匈奴人民的尊重和喜爱,也为两国的和平与友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代县女性通过旗袍表演来展现昭君出塞的传奇故事。表演中看到演员们用旗袍的独特魅力,演绎出昭君出塞的心路历程。她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情感,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故事。
这场旗袍表演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舞台上的表演者和台下的观众一同沉浸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加春晚表演者:宋晓清、刘晓卿、周金梅、贾文平、梁英英、庞妙桃、赵丽萍、安凤梅、孟庆莲、郎俊英、袁小惠、高玲梅、高凤珍、张秉兰、崔云云、杨晓霞、张程程、宋英萍、张翠珠、张秀林、张继林、张金梅、张小琴、刘丽萍、李竹叶和梁江平。王昭君的扮演者宋晓清,代县文化和旅游局指派张鲜梅和王帅作了艺术指导。
小县城的旗袍队不仅走进省城的大剧院,而且还要上非遗春晚,真是雁门淑女着旗袍,剧院表演头一遭;翩翩起舞上春晚,婀娜多姿展妖娆。还有意外的惊喜是获得奖项,会长郝琎菱荣登颁奖台,双手捧回了“第九届传旗非遗春晚传旗守心奖”。
笔者赞言: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荣获传旗守心奖,实至名归,可喜可贺!这个奖项是对研究会多年精心组织,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她们在传承和弘扬旗袍文化方面所做出贡献的认可。传旗守心,传承的不仅是旗袍的外在形式,更是旗袍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观。研究会的成员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旗袍文化的精髓,她们坚守初心,传承经典,为旗袍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笔者向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敬意!
研究会的姐妹们,热情满腔;穿上旗袍,优雅端庄;努力付出,得到赞扬;荣誉属于,每一个人。旗袍魅力,穿越时光;研究会贡献,不可限量;用行动诠释,旗袍力量。让更多人了解,文化宝藏;为代县添彩增光,文化界为之赞赏。你们不简单,身穿旗袍走上春晚;你们好样的,用表演为家乡代言。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本次参加春晚演出得到了代县县委宣传部、代县文化和旅游局、山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代县领航农林业有限公司的重视和支持。
文尾,笔者衷心祝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就旗袍这杆旗帜高高擎起,一如既往行走在传播旗袍文化的大道上,优雅地将美丽进行到底,一“支”独秀于雁门大地。感谢代县旗袍文化研究会的精心组织,也感谢表演者震撼的春晚演出。愿我们都能像王昭君一样,用智慧和美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代县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