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身边国粹 弘扬武术文化

时间:2025-04-23 11:01    来源:山西科技报

4月18日下午,商桥荟•临汾企业家俱乐部第六期下午茶沙龙——“链接身边国粹 弘扬武术文化”主题交流活动在临汾市尧都区锦悦城6号楼三层圆满举行。众多企业家踊跃参与其中,在轻松惬意的氛围里,大家不仅深切领略到武术文化那广袤无垠的深邃内涵,还借助交流互动的契机,进一步拓展了人脉资源,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上商桥荟武术班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武术界的耆宿、洪洞通背拳第八代传人樊汉武先生备受瞩目。虽已至85岁高龄,但他为传统武术传承事业奉献的热情丝毫不减。樊先生凭借深厚的武学造诣以及对传承的执着精神,在洪洞通背拳的挖掘与推广方面建树颇丰。讲解过程中,樊先生引经据典,从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的英勇事迹切入,展现了临汾这片钟灵毓秀之地孕育的尚武传统。他又以见证岁月沧桑的临汾鼓楼为引,绘声绘色地呈现了当地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脉络。樊先生将洪洞通背拳的历史沿革、传承体系以及技术特性详细道来,凭借丰富的史料和深刻见解,清晰突显了洪洞通背拳在中华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令在场众人沉浸其中,对这一古老拳种心生敬畏,深切感知到其作为中华武术瑰宝的非凡魅力与深厚底蕴。

“天寿山无极武院坐落于临汾市天寿山(亦称中武当),这里不仅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龙兴之地,更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无极武院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文化,主要是通背拳这一独特的武术拳种。通过系统的武术训练、武术文化的传播,培养学员的武艺和武学修养,促进身心健康,提升个人素质,同时推动武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让通背拳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为世界武术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天寿山无极武院副院长关春燕介绍道。

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临汾市武协副秘书长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王海浪(字益通)作为洪洞通背拳樊汉武大师的亲传弟子及第九代传人,在活动现场深入解读洪洞通背拳武术文化。他由通背拳的历史根源讲起,至门派独特之处展开阐述,讲解深入浅出,为大家打开了认识武术这一国粹的全新窗口。

天寿山文院院长魏新生(大卫老师)从《霍元甲》《英雄》等经典电影切入话题,他讲道:“通背拳中的立圆,是身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旋转运动,如同瀑布倾泻、车轮滚动,讲究的是上下贯通、连绵不绝。在生活中,立圆就像我们面对困难时的韧性。人生难免起起落落,低谷时如同立圆的下半弧,充满压力;高峰时则是上半弧,充满挑战。武术的招式终会褪色,但“三圆九缠”的精神永远年轻。愿我们都能在生活的道场里,以天圆之志仰望星空,以地阔方圆之稳扎根当下,以人合之心内方外圆拥抱世界;用九缠的智慧化解难题,把平凡的日子缠成熠熠生辉的勋章。”

武术爱好者杨丽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学习武术的意义远不止于养生。当通过习武使身体气血通畅、康健有力后,武术中蕴含的精气神成为每个人生命力的生动象征,甚至能让人更加勇敢积极,实现一种积极向上的‘逆生长’。就拿我自己练剑来说,习武之后,我在处理事情时愈发果断,目标更加明确,懂得了如何权衡取舍。武术绝非仅仅是简单的一招一式,而是深入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一旦与武术结缘,便会深陷其中,它带来的精神滋养远超动作本身。”

活动末尾,临汾市洪洞通背拳协会副总教练王海龙就大家在通背拳练习方面的疑问给予专业解答,并现场展示部分洪洞通背拳招式。其举手投足间尽显武术大家风范,赢得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商桥荟联合创始人霍军玲表示,举办此次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为大家搭建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优质平台。让人们在忙碌工作之余,得以近距离走进武术文化,领略国粹的博大精深。通过这样的活动,也期望能进一步弘扬武术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立丰 马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