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大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3·15”消防产品专题宣传活动
为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3月15日,交口县召开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共筑满意消费”的主题宣传活动,交口县消防救援大队与消防安全管理中心积极参与,开展消防产品专项宣传,严防消防产品“带病上岗”。
活动现场,宣传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展示假冒伪劣商品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针对群众关心的消防产品真假鉴别问题,宣传人员现场教授了如何通过外观标识、证书查验等方式辨别消防产品真伪,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违法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在讲解如何辨别灭火器真伪时,宣传员指出,可先观察外观标识,正品灭火器的标识清晰、完整,包括压力指示、规格型号等关键信息;再查看结构部件,如阀门、喷管等,应做工精细,无瑕疵。对于过滤式自救呼吸器,要注意检查面罩的密封性、滤毒罐的完整性以及产品认证证书的真伪。在辨别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时,强调可通过观察外壳材质、光源亮度以及是否具备合格的电池续航能力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宣传员着重阐述了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带来的严重危害性,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在火灾发生时可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延误救援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是一种通过过滤装置吸附、吸收、催化及直接过滤等作用去除一氧化碳、烟雾等有害气体,供人员在发生火灾时逃生用的呼吸器……”宣传过程中,大队宣传人员结合消防产品实物和发放宣传资料的形式,重点围绕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外观是否完好,面罩是否破损、老化,头带是否有弹性,气密性是否良好,对呼吸阀、吸气阀等关键部位,向在场群众讲解了自救式呼吸器的防护性能、适用场合、使用条件、佩戴方法、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现场解答了大家提出的消防疑惑,并手把手指导他们如何识别真伪及设置标准和使用方法。“所谓的非标产品,就是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统一行业标准和规格制造的产品和设备。直白地说,就是偷工减料的假货”“作为火灾中的救命稻草,过硬的质量是最靠谱的保障……”同时,大队宣传人员耐心提醒群众提高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
消防安全是消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一步,交口大队将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协作,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张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