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人工智能 深耕焊接机器人技术+市场

时间:2024-06-22 09:35    来源:山西科技报

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焊接技术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工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AI)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力量,其在焊接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正引领着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重塑。焊接机器人不仅仅是机械臂的简单集成,而是融合了智能感知、数据分析和自适应控制的高端系统。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更在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开辟了全新的发展前景。朱汉东,2001年创办上海昊科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科机电”),作为领先的智能焊接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其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持续推动创新,为焊接机器人领域带来活力。

人工智能驱动焊接革新,深度融合引领智能制造

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工业机器人对工业自动化、底层核心算法、软硬件结合技术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在汽车制造业中,焊接作业是核心的生产环节,对汽车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传统的汽车焊接工艺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和基础的机械设备,在效率和精度上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基于此,朱汉东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主动融合新兴技术,推动焊接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朱汉东立足全局视野,带领研发团队将人工智能(AI)与焊接机器人技术结合,开发了智能焊接系统,利用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实时监控焊接过程中的参数,并自动调整焊接设置,提升了焊接质量和一致性,减少了人工干预和缺陷率。同时在底层核心算法上取得突破,研发了自适应控制和智能决策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实时分析,自动优化焊接设置,确保焊接接头的高质量和一致性。这种智能化的焊接技术显著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需求,减少了焊接缺陷,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

朱汉东率领昊科机电所进行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不仅使焊接工艺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提升,还优化了生产流程,推动了汽车制造业的智能化进程。通过将AI技术与焊接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他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加高效、稳定的焊接解决方案。这一战略性发展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也增强了昊科机电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昊科机电智能焊接机器人的科创含量高,在朱汉东看来,主要在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机器人智能化技术。标准工业机器人都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作业,无法根据工件种类和差异进行柔性识别和调整。“我们率先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结合,可以识别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工件,适配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柔性智能作业。”朱汉东向记者介绍。

朱汉东表示,昊科机电致力于解决标准焊接机器人在通用工业应用的技术瓶颈,并持续进行机器人智能化的研究,降低通用工业广大中小企业焊接机器人使用门槛,使焊接机器人更“傻瓜”、更智能,以服务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型。

 “两大核心一个标准”深化“技术与市场”双向融合

 自2001年创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朱汉东的带领下,昊科机电不断拓展市场、业务领域,研发团队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高技术标准的智能产品,为BOSCH,Continental. BYD,iPhone,TOYOTA等世界著名企业提供优质智能焊接产品,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其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已站稳脚跟。作为技术型专家,朱汉东带领团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关键技术主要有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成套解决方案、机器人焊装线体全流程虚拟调试技术、拧紧自动校验技术、螺丝刀批头磨损自动补偿技术、拧紧二次元控制技术、创新的助焊剂涂覆方式(通孔导流式)等。

 在朱汉东看来,昊科机电的企业关键词是融合和精益,他将会领导团队不断加强新技术的融合和市场的融合,吃透大研发,不断在焊接机器人领域深耕,助力行业发展与进步。朱汉东认为,标准化和生产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及稳定性、规模性,所以,提高“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水平+行业标准化”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关键。他明确指出,昊科机电以“两大核心一个标准”为战略支点,深化“技术与市场”的双向融合。核心技术方面,他致力于不断提升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的综合性能,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突破,提升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从而实现焊接过程的高效、精确、稳定。同时,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也是公司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将专注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减少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提升整体产品的可靠性和竞争力。

 朱汉东强调,标准化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市场认同度,还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标准化建设,企业能够促进技术的统一和规范,提升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进而提升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和技术水平。他将以核心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通过加强技术与市场的双向融合,推动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同时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技术水平,并通过标准化推动行业规范的完善,从而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双赢局面。(赵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