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报朔州讯:(王真云 赵睿)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夜空被万千花灯点亮,街头巷尾的欢腾声与璀璨光影交织,为这座晋北古城绘就了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多彩画卷。
街头展演、唐风沉浸、全城灯展、美食打卡……平鲁区一系列精彩活动轮番上演,让传统民俗焕发新韵,更让群众在新春佳节中感受到满满幸福。
视角一:街头“闹”出烟火气,百姓直呼“年味浓到心坎里”
“鼓乐欢腾闹元宵”街头展演是平鲁元宵节的重头戏。从正月十四到十六,平阳街、新城街等主干道上,18支文艺队与18辆主题彩车组成的巡游方阵,以“一队一车一特色”的形式轮番登场。
街头展演活动现场。
舞龙队的小伙子们高擎金龙腾跃翻飞,旱船娘子们身着绛红袄裙摇曳生姿,而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平鲁非遗“踢鼓秧歌”——数十名舞者脚踏虎头靴,在锣鼓声中踢踏腾挪,将边塞豪情融入传统舞步。
“我听说这秧歌讲究‘踢要狠、鼓要猛’,表演者们还真有这精气神。”来自河南的游客陈晓飞被踢鼓秧歌《多财多福》表演方阵震撼。
街头展演活动现场。
视角二:南北文化大融合,年轻人感叹“跟着秧歌游中国”
“以前以为秧歌就是扭红绸,今天才算见识了‘十八般武艺’!”“00后”大学生李媛举着自拍杆穿梭在人群中不由感叹。山西小花戏的团扇轻摇、东北秧歌的手绢飞旋、代州秧歌舞的伞影翩跹,与彩车LED屏上跳动的经济数据形成奇妙呼应。
巡游彩车。
此外,创新编排让传统节目焕发新生。“新三农”彩车上,智能农机模型与麦穗灯组相映成趣,舞者们尽情演绎《正月十五闹花灯》,用现代编舞解构农事劳作;近百人的非遗社火队则将高跷、旱船等与街舞元素混搭,让72岁的民间艺人赵金柱感慨:“我扎了半辈子灯笼,没想到还能看见后生们踩着街舞步数耍灯。”
视角三:40天灯海不夜城,照亮百姓“小确幸”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延续至二月初二的“紫塞雄城·幸福平鲁”迎春灯展,用光影诉说发展故事。平阳街上,数百盏彩灯缀满枝头;紫晨广场中央,高20米的“幸福平鲁”灯组以巨大的花坛纹样铺垫,营造大气磅礴视觉观感,为新年带来美好祝愿;小区街道旁,孩童们围着“玉兔捣药”卡通灯嬉戏。“今年灯展覆盖全城三大区域,就是要让老百姓推窗见彩、出门入画。”平鲁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活动现场。
“以前过年忙着打麻将,现在全家吃完晚饭就去逛灯展。”46岁的出租车司机梁建平指着街道上的灯组感慨,“这才是过年,咱平鲁人的日子也会像这彩灯一样越来越亮。”
活动现场。
夜幕下的平鲁,街头秧歌的鼓点、唐风市集的笑语、长街灯影的温柔,共同编织成“万家灯火暖春风”的民生画卷。正如平鲁区委、区政府在新年贺词中所说:“我们要尽心尽力成就家家户户‘小愿景’,尽善尽美实现老老少少‘新期盼’,让全区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