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三届“我眼中的未来世界”科普创作活动(2025)——文章作品选登
文章——未来校园变形记——科技周里遇见2050——苏禄琦
时间:2025-08-11 16:15 来源:山西科技报
未来校园变形记——科技周里遇见2050
【6月10日 星期一 晴】
今天科学教室门口突然立起一块全息屏幕,上面跳动着七彩文字:“欢迎来到2050科技体验周!”王老师神秘地告诉我们,这周每人都能领取“未来科学家通行卡”,解锁藏在校园里的黑科技。
当我刷开卡片时,手表突然震动,空中弹出一只闪着蓝光的电子水母:“同学你好,我是你的AI助手小科,请随我去未来实验室!”
推开实验室大门的瞬间,我的运动鞋突然吸附在地面——原来整个地板都是磁悬浮装置!张天宇想跑去拿显微镜,结果“嗖”地滑出五米远,像在玩太空漫步。
最神奇的是生态课用的“种子胶囊”。我把黄豆种子放进透明舱,调整光照和湿度旋钮,眨眼间就看见嫩芽顶破种皮的全过程。王老师说:“这是用高速显微摄影+3D投影技术实现的,比《植物生长日记》观察得更清楚!”
【6月12日 星期三 多云】
今天解锁了超酷的“发明家工作台”。我用语音输入“自动分类垃圾桶”,屏幕上立刻弹出三种设计方案:有的用红外线识别材质,有的靠重量传感器判断,还有带气味分析仪的!
我们小组选择了最环保的方案:在垃圾桶内壁涂上光解材料。当塑料瓶投进来,紫外线灯就会启动,瓶身上的LOGO遇到特定波长会变色,机械臂就能精准分类。虽然第一次试验时把可乐瓶烤变形了,但小科马上教我们调整了光照强度参数,我们成功了!
【6月14日 星期五 暴雨转晴】
科技周闭幕式上,全校师生都戴上了脑电波感应发带。当我盯着自己设计的“太阳能除雾窗”模型时,大屏幕上突然出现动态示意图——原来发带能把想象画面实时转化成立体投影!
看着自己构思的窗户在暴雨中自动启动纳米涂层,将雨水转化成氢能源储存;听着科学馆研究员叔叔说“这个创意可以申报青少年专利”,我的手心全是汗,比考了满分还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