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学第一课》,今晚8点,请家长陪孩子一起看(附观后感写作指导)

时间:2025-09-01 17:31    来源:中国教育报、央视一套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20点档播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通过数字化场景再现、沉浸式讲述、实景课堂等多种呈现方式,生动讲述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14年浴血奋战,全体中华儿女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付出超过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节目通过一面面战旗、一封封家书、一段段讲述,追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让青少年了解伟大抗战精神如何淬炼成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节目中,三面来自抗战英雄连队的战旗首次同台亮相,三支英雄连队的代表——“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政治指导员栗新朝、“白刃格斗英雄连”政治指导员徐尤秀、“刘老庄连”政治指导员戴天骄将现场讲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刘老庄战斗等著名战役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展现英雄连队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精神传承。

战火硝烟中,少年也曾挺身而出,中小学课本里的抗战小英雄王二小、雨来等事迹感染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节目运用人工智能影像修复技术,将各地抗日救亡青少年团体的珍贵照片转化为高清、彩色的动态影像。那些曾经奔走在战火中的青春身影,将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跨越时空,与今天的青少年展开对话。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开学第一课》采用平行讲述的方式,带领大家回溯左权与杨靖宇两位同龄英雄的生命轨迹:一位在太行山上运筹帷幄、以身殉国;一位在白山黑水间孤悬敌后、至死不屈。节目还将独家披露左权少年时期的珍贵文物,呈现他十岁时胸怀家国、立志救国的初心萌芽。杨靖宇、左权两位英雄少年时代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让同学们真切感悟何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读懂英雄如何在抗战烽火中百炼成钢。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铭记是最好的纪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将从“历史守护者”的角度,为同学们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写满证言的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登记表、幸存者采访等带着血泪的记忆与影像,让青少年感受那段岁月的苦难与不屈,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令青年们心向往之的延安,留下了哪些动人的青春故事?在《开学第一课》现场,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将为大家首次披露华侨青年王唯真手绘的抗战画本原件,再现延安青年的抗战生活。一位特殊的嘉宾——103岁的《黄河大合唱》首批演唱者孟于在节目中讲述了自己的延安岁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合唱团将与这位老艺术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同台演出,让《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在新时代继续奏响。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自力更生,铸就钢铁脊梁。《开学第一课》将运用AR技术等视觉特效,带领同学们“走进”黄崖洞兵工厂,感受抗战年代工人们以头盔锻铁、用钢轨造枪管的艰辛与坚守。在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设置的实景课堂上,歼-10飞机现场副总指挥薛炽寿与首飞试飞员雷强将为同学们讲述歼-10从论证到首飞成功的攻坚历程,激励新时代的青少年接续奋斗、勇毅前行。

厚重的历史记忆、鲜活的青春故事、澎湃的奋斗精神,在这堂课中汇聚成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并告诉我们: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

9月1日20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同步播出。一起跟随《开学第一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书写我们的壮美华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写作指导

一、理解今年主题的深意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背景,“铭记与奋斗”这两个词蕴含着深刻的时代意义:

铭记:不仅是记住历史事件,更是传承一种精神、一种气节。

奋斗:从抗战时期的救亡图存,延伸到新时代的个人成长与国家建设。

你需要把握的正是这种“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当下奋发向前”的内在联系。

二、搭建你的文章框架

一个清晰的结构能让你的观后感更有力量:

开头(约100字):简要交代观看情况,用一句话点明最深感受

例如:“9月1日晚,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四个字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主体(约500-600字):分三个层次展开

“铭记”篇:哪些画面/故事震撼了你?带来什么思考?

“奋斗”篇:从历史联系现实,新时代的奋斗意味着什么?

“自我”篇:作为学生,你将如何行动?

结尾(约100字):升华主题,呼应开头,表达决心。

三、选择最打动你的角度

根据你的个人感受,可以选择不同的侧重点:

如果英雄故事让你感动:聚焦“精神传承”

写先辈如何用奋斗换来今天,我们如何用奋斗告慰英灵

如果历史画面让你震撼:聚焦“和平珍贵”

写从战争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奋斗是为了守护这份和平

如果新时代成就让你自豪:聚焦“接力使命”

写80年后的中国已屹立东方,但民族复兴仍需我辈奋斗

四、让内容更出彩的写作技巧

细节比概括更有力

不说“节目很感人”,而说“当看到百岁老兵颤抖着敬礼时,我瞬间泪目”

联系自身才能真挚

“对比先烈在烽火中读书,我在明亮教室中的每一次懈怠都令人羞愧”

“见、感、思、行”四步法

见到什么→ 感受到什么 → 思考了什么 → 将要怎么做

五、范文框架参考

《铭记英雄史诗,奋斗青春中华》

开头:这个夜晚,《开学第一课》让我穿越八十载烽烟,理解了“英雄”二字的千钧之重。

主体:

铭记,是心灵的祭奠。当______(具体画面)时,我仿佛听见历史回响……

奋斗,是青春的誓言。从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奋斗是永不褪色的主题……

行动,是最好的致敬。作为学生,我的奋斗就是______(具体行动)……

结尾:节目会结束,但第一课的教诲将在未来每一天回响。我会带着这份铭记的力量,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相信通过以上指导,你一定能写出一篇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情感温度的观后感。

记住,最好的文章来自最真的感受——静下心来,听听节目在你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波澜,然后真诚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