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三届“我眼中的未来世界”科普创作活动(2025)——文章作品选登
文章——火星先驱——程宇涵
“叮——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测,同时记录超脑系统所探测到的地形数据。”随着脑中的提示音落下,我难掩心中的喜悦,作为人类的先驱我们终于抵达火星了。在科技的强大助力下,人类正勇敢地挑战火星上的生存极限,向着长期居住的目标迈进。
随着地球人口不断增长,空间和资源日益紧张,火星成为我们拓展生存空间、保障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新希望。而我们是人类的希望,乘坐先驱者号,带着尖端科技,如融合了人工智能,生物科学和尖端量子计算机的超脑系统,能进行快速修复的原子机器人,能为我们提供几乎无穷能量的可控和聚变……走下飞船。极目远眺,那无穷无尽的赤色大地如波浪般向前绵延。我瞥了一眼视网膜左下角显示的数据,目光所及之处,极限距离可达4500公里。身旁,队友小明满脸紧张,声音微微颤抖:“队……队长,我们真的到火星了吗?”我坚定地点了点头。
然而,意外突然降临。在太空穿梭过程中,飞船被高速尘埃群撞击,外壳出现了6条长达20厘米的裂缝。情况危急,我迅速启动了飞船的原子级修复机器人工厂。刹那间,大量机器人飞向外壳破损处,它们如同灵巧的工匠,精准地重组断裂纤维,并附加了一层崭新的防护涂层。仅仅几秒钟后,飞船便焕然一新,丝毫看不出曾经受损的痕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我们满怀欣喜地准备放下科研工具时,超脑系统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我眉头紧皱,立即让系统将卫星监测到的情况显示在视网膜上。只见一场席卷大半个火星的沙尘暴如汹涌的怒涛般铺天盖地而来,连太阳都被遮得严严实实,仿佛与我们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势不可挡。我们迅速向飞船狂奔而去,并通过脑电波控制开启了量子护盾。飞船的可控核聚变引擎剧烈运转起来,输出了大量能量,为我们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在这漫长的等待中,超脑系统不断分析沙尘暴的动态,为我们提供最佳应对策略。一个月后,沙尘暴终于过去,飞船外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沙土,如同被岁月尘封的遗迹。
当太阳的光辉再次洒落大地,众多飞船陆续降落。火星前沿基地开始紧锣密鼓地建造起来,未来的火星城市也在精心规划之中。在超脑系统的引领下,在先进科技的强大助力下,人类在这片红色星球上栖息繁衍。我们利用火星的资源,建造出能够抵御恶劣环境的生态居住区,开展各种科研活动,探索火星的奥秘。此刻,我深知,科技正引领着我们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开启人类文明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