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河津市: 激活“青春密码”,促进“青春兴晋” 实现青年成长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山西科技报运城讯 2024年暑期,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团市委,精心组织开展“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让“滚烫青春”与“基层山海”碰撞,让意气风发的新时代青年与生机勃勃的广阔天地相遇,助推青年成长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走出了一条以青年人为生力军的基层治理河津路径。
基层向青年倾斜,搭建平台、管培结合,凝聚青春之力强化基层之治。
河津市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成长成才,协调组织部、宣传部、社会工作部、团市委等部门,结合当前开展的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为青年大学生搭建暑期综合学习实践平台,帮助引导大学生磨砺品格、增长才干,为推动河津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一是细心管理。选择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等核心部门,确定为返乡大学生的实践单位。根据“双向选择、就近上岗、合理调配”的原则,安排大学生在家庭所在地就近对接实践单位,并按照部门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增强学生们的规则意识、大局观念。合理安排大学生参与到实践单位的文件收发、政策宣讲、基层调研等日常工作中,让青年群体对党委政府工作有更加全面真实的认知,提升青年人适应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水平。二是尽心培育。开展“鸣奏趣味旋律 抒写运动乐章”趣味运动会,通过热血篮球、三人四足等趣味与竞技相结合的项目,激发青年学子的团队精神和运动热情,为青年人走出学校、融入社会打好基础。开展“千年传承 雅韵龙门”文化体验活动,开设“签映隙黛”“纸上风华”“蹴鞠体验”等12项活动,帮助学生们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三是贴心引导。开展“博士学士面对面”活动,组织青年博士们以自身丰富的学习经验和人生阅历,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明确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开展准大学生公益讲堂活动,组织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为准大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准大学生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实现个人理想价值。四是暖心关爱。实践单位为省校合作的65所高校共19名大学生发放实习补贴22572元,为所有参与暑期实习实训的大学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市政协委员、村委会、爱心企业等向乡村优秀大学生发放助学金,激励大学生心怀感恩、拼搏进取、励志成才,为社会和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向基层生长,开阔眼界、学以致用,手执基层之笔绘就青春之卷。
河津市创新采取“青年+”基层治理模式,千余名青年大学生以青春担当奔赴基层一线,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到社区、到乡村,到服务群众一线、到产业发展前沿,助力解答基层治理难题,以“青力青为”书写青春答卷。一是助力民生事业。关爱“一老一小”,开展“情系敬老院 爱在夕阳红”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在养老院陪伴老人散步、聊天、健身、娱乐,让老年人尽享天伦之乐。开展第八季“云端助学 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组织“青春护苗 七彩假期”暑假爱心托管活动,通过“官方带娃”解决孩子暑期看护问题。二是助力乡村振兴。开展“青耕三晋”直播助农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线上直播,帮助小梁乡马家庄村和毋庄村销售优质农产品,搭建起农村与市场的桥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大学生们结合风土人情、人文特色绘制艺术墙绘,把对家乡的浓情与想象融进绘画中,大学生们还将实验室搬至田间地头,向小朋友们展示“鸡蛋漂浮实验”,引导小朋友用科学的眼光去探索身边的世界。三是助力生态环保。开展“净滩护河 青春赋能”活动,青年环保志愿者采取“实践+带动”的活动模式,每周定期到黄河湿地捡拾塑料垃圾,并号召游客领取环保物料,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推动形成青年先行、共同参与的全民护河格局。开展“爱在义起 与爱同行”爱心义卖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采取“定点收集+定向收集+集中义卖”的运营模式,设置心满“衣”足、面面“具”道、馨兴书站、麦芒百货4类爱心义卖物品,义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发展爱心事业和帮扶困难儿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四是助力文化传承。开展“青年传薪火 以文化青春”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们通过集中学习、短视频展演、历史话剧演出等方式,增进对河津名人事迹、名胜古迹等历史文化底蕴的了解,成为河津文化的代言人、宣传员。组织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汇演,大学生们纷纷化身司马迁、郤缺、卜子夏、董其武、邓国栋等河津历史名人,通过精彩的演绎,讲好河津故事、展现河津精神。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城市基层治理,青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下一步,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将不断优化“青年+”基层治理模式,促进青年发展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有机融合,让青年在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大有作为、大展拳脚,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河津样板贡献青春力量!(撰稿人: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 张碧禾)
责 编 ▍董忠礼 编 辑 ▍霍田田 内 容 来 源 ▍山西科技报 投 稿 热 线 ▍山西科技报运城频道 0359-266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