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招商精准引资 链上发力激发活力 ——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链招商的探索和成效
山西科技报运城讯 今年以来,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产业链“链长制”,大力推行“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在产业链招商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定向招商“延链”,开辟招商新路径。围绕省级链主企业中铝山西新材料公司,发挥原料、资源、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对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进行科学规划,将铝锭、铝棒等产业链进行横向延伸,重点发展铝板、铝箔、铝杆、铝线、铝轮毂、铝铸件等新型工业型材;将氧化铝产品进行纵向延伸,重点发展高端氧化铝、氢氧化铝、无定型硅铝、催化剂载体等铝基新材料;同时,采取企业与开发区共建方式,合作建设固危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对铝灰、铝渣、煤矸石等工业固废进行开发利用,定向招商,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质效。
二是盘活闲置资源“补链”,注入发展新动能。切实有效全面盘活闲置资源,招商补链做活产业链文章。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于新入区的产业链企业,根据生产需要,采取场地租赁、联合经营、资产入股等方式,将生产要素、办公厂房等相对完善的“僵尸”企业或闲置资源盘活,让“沉睡”资源成为促进产业链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相继引进了9个产业链项目落地,共吸引投资7亿元,盘活了5家“僵尸”企业的闲置资源,企业投资成本平均下降40%左右,建设周期普遍缩短,进一步降低了投资风险,增强了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三是引进新技术“强链”,激发产业新活力。加强区校合作“强链”,强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北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了合金制备材料技术、铝基陶瓷材料、超导材料等10余项技术攻坚项目,合作建设了小批量铝合金材料、赤泥小金属提取、铝基催化剂等6个中试基地,与国科新材料合作在河津设立技术服务中心,用新技术培植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四是优化营商“软环境”,助力产业链发展新突破。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化三制”等系列改革措施,聚焦落地项目,围绕手续办理,开展全流程、全过程、全周期跟踪服务。对所有入区项目手续全流程领办代办,入区手续、工商注册当天办结,立项、环评、能评等前期手续限时办结。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发区投资公司与秦晋铝业、华鑫源钢铁合作成立富力供应链公司,解决企业原料采购、产品销售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采取市场化模式新建人才公寓,解决企业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专心发展。
今年以来,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产业链招商,共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25亿元。在今年举行的3次“三个一批”活动中,该区签约一批项目 13 个,总投资 46.36 亿元;开工一批项目 9 个,总投资 8.82 亿元,投产一批项目 9 个,总投资 16.65 亿元,为全省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新思路,探索了新路径。
责 编 ▍董忠礼 编 辑 ▍霍田田 内 容 来 源 ▍山西科技报 投 稿 热 线 ▍山西科技报运城频道 0359-266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