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常用保肝降酶药——联苯双酯
在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中,联苯双酯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正确使用该药物,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保护肝脏健康。
联苯双酯是由中药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五味子丙素,经结构改造人工合成的肝病治疗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AL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血清ALT升高。
联苯双酯有片剂、滴丸等不同剂型,一般为口服,服用剂量和频次应严格遵医嘱。联苯双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引起的ALT升高。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主要用于降酶,对肝脏炎症的根本治疗作用有限,也不能直接清除肝炎病毒,因此通常作为短期辅助降酶药物使用;长期使用需要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患者盲目长期用药可能掩盖真实病情,延误对肝病根本原因的治疗。
同时,患者在服用联苯双酯期间,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联苯双酯并不用于治疗所有转氨酶升高的情况。该药物对ALT的降低效果显著,但对谷草转氨酶(AST)的作用较弱。当AST高于ALT时,需要警惕重型肝炎。该药物并不是重型肝炎等疾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使用联苯双酯期间,需要定期(一般1~2个月)复查肝功能,观察ALT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评估肝脏整体情况。患者不能仅因“ALT正常”就认为肝功能完全恢复,进而自行停药或减量。因为一旦突然停药,ALT可能迅速反弹,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或维持,避免病情复发。
联苯双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少数人用药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胀)、轻微头晕、乏力、皮疹等。如果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较明显,需要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但如果患者用药后出现皮肤、眼睛发黄,或者病情加重,必须立即停药。
特殊人群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禁止使用联苯双酯。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严格遵医嘱使用。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使用时应由医生根据其身体状况调整剂量,且用药时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江康胜)
编辑:王秋英
审核:闫锁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