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马脊梁矿 红帆领航风帆劲 党建赋能促发展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马脊梁矿秉持“党建引领、多元融合”的发展理念,坚定把握党建“指挥棒”,奋力吹响改革“冲锋号”,使得这座历经风雨的老矿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无论是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还是民生改善与绿色发展,党建的“红色引擎”正强劲驱动马脊梁矿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勇往直前。
政治铸魂:锻造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马脊梁矿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新班子组建后,第一时间推行“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矿井实际紧密结合,形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闭环机制。通过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确保集团党委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在组织建设上,矿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标准,创新干部选拔机制。通过组建专项考评小组,对中层干部开展民主测评,并将结果与评优晋升直接挂钩,营造了“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一批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年轻干部通过公平竞争脱颖而出,走上管理岗位,为矿井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新鲜的活力。
作风建设是党建工作的“硬标尺”。矿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井下盯班,与职工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综采队职工周阳感慨道:“干部沉到一线,问题解决更快了,我们的干劲也更足了!”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不仅加速了问题的解决,还深深赢得了职工的广泛赞誉。
融合赋能:织密安全与生产的“双控网络”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马脊梁矿党委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以文化浸润和标准建设为抓手,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受控”向“主动预控”转变。
“安全是‘1’,其他是‘0’”——这一理念深深烙印在马脊梁矿每一位职工的心中。矿党委实施班前会“八步流程”,涵盖唱矿歌、安全宣誓、案例警示及风险辨识等环节,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日常习惯。每月定期开展“安全警示日”活动,通过复盘历史事故,用“血的教训”敲响警钟,筑牢职工的安全意识防线。
标准化建设筑牢安全根基。矿党委创新推行“三个一”行动计划(每周精进一项技能、剖析一个案例、整治一处现场),将动态达标贯穿生产全过程。井下管线采用“一条线”管理模式,工具架定置码放等精细化措施,充分展现了煤矿人精益求精的独特精神。科技赋能构建起立体防护网,电子围栏、智能视频监控实现重点区域全天候守护,以“技防+人防”双轮驱动本质安全建设。
聚力共赢:书写民生与创新的“温暖答卷”
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体现在职工洋溢的笑脸与满满的幸福感中。马脊梁矿党委将“为民办实事”作为重点任务,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细化28项具体举措。全天候供应热水的职工浴室、24小时待命的井口急救站以及定期举办的文体活动,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充满活力的矿区氛围。职工满意度显著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在创新驱动方面,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结出累累硕果。综采队党支部带领职工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吨煤材料费大幅下降,今年节约成本可观;选煤厂党员技术攻关小组通过改造生产线,精煤洗选量实现显著提升。绿色转型同样成效显著,模块化燃气锅炉的投用大幅减少碳排放,矸石山覆绿工程让昔日的“黑色矿山”变身“生态花园”。
精神文明建设为矿井发展铸魂。《马矿之歌》的旋律回荡在矿区每个角落,“文明家庭”“道德标兵”评选活动树起道德标杆。全国技术能手张利军带领的“雷雨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让工匠精神在井下薪火相传。
党建领航,奋楫争先。如今的马脊梁矿,正以“党建引领、安全强基、改革攻坚、人才强企”为四大战略支柱,稳步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效能,并稳健推动了生产经营的持续向好。继续以红色基因赋能发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王晓雨/文 翟慧琪/图)
编辑:乔晓慧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