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有保障 健康有温度 —— 大同市 召开“十四五”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果发布会

时间:2025-09-24 11:03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9 月 23 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 “十四五” 以来大同市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十四五” 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大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同市卫生健康委围绕 “医院看得了病、患者看得起病、群众愿意来看病” 的目标,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

到2024 年底,大同市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国家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 13.78/10 万、2.89‰、3.51‰,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 25.37%,为全省最低。

在推进健康促进行动方面,大同市持续实施健康大同行动,建立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实施“16+2” 专项行动,全民健康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十四五” 期间,该市建成健康乡镇(街道)30 个,各类健康细胞 176 个,连续 16 年保持省级卫生城市称号。

在深化“三医” 联动综合改革方面,大同市成立了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薪酬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市 4 家医院成功申报 6 项新增项目,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成效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可和推广。

在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大同市五医院加快推进省级区域中心建设,“三院四区”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成效显著。累计选派1442名三级医院医师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全市卒中中心覆盖6个县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全覆盖。各级临床重点专科专业覆盖率62.5%,成立61个市级临床质控中心。市财政设立中医强市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县办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均实现全覆盖。

在夯实“基本医疗有保障” 方面,大同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 2021 年的 79 元提高到 2025 年的 99 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标准达标率 94%,乡村医生待遇全省排名第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重点监测对象入户核实率、患病救治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和重点慢病随访率、季度综合患者签约率均达到100%。将大病专项救治模式推广作为脱贫县医疗机构大病患者住院治疗的规范化措施,在37种大病基础上不断扩大救治病种范围,并逐步推广到所有县区。

在优化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供给方面,大同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重点传染病报告率、处置率长期保持100%,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 10 年达标。碘缺乏病监测实现县级全覆盖,大骨节病等连续10年未发现新发病例。2024年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比2021年降低0.91%。

在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方面,大同市163 家医疗机构建成山西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为 64 万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全面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准备怀孕妇女免费发放叶酸。为全市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开展新生儿三项疾病筛查。免费为城乡35岁至64岁妇女查宫颈癌、乳腺癌。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全市总托位数达13341个,每千人托位数提升至4.37个。扩面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信息化互认”,累计惠及32.63万人次,节省就医费用7778.82万元。今年3月起,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6月起降低了住院预交金,最大限度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提升群众满意度。(乔晓慧)

编辑:王秋英

李三虎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