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临汾工作站落地临汾经济开发区
11月1日,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与临汾经济开发区昭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临汾工作站正式落地临汾经济开发区,这是全省首家聚焦农业与微短剧跨界融合的工作站。

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神农科技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冀俊强,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等政企代表,及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入驻企业代表共同出席签约授牌仪式。
据介绍,工作站将以“微短剧+农业”模式为核心,推动传统农业与现代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冀俊强在仪式上表示,工作站将把山西农业故事、农产品内涵植入微短剧,让“有机旱作·晋品”品牌触达更广泛受众,为“晋字号”品牌开拓市场注入新动能。

作为山西微短剧产业的“领头羊”,临汾已建成2万平方米精品微短剧基地,吸引61家影视企业入驻,构建起从创作到衍生产业的完整生态链。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拍摄微短剧190余部,上线作品全网播放量突破40亿人次,斩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金鹏指数TOP10基地”、CMG“年度微短剧上镜城市”等国家级荣誉,稳居全国地级市微短剧产业前列。

此次工作站成立,正是临汾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赋能”计划的创新实践。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而临汾已具备成功案例——其推出的微短剧《过年好之花馍馍和马卡龙》上线48小时全网曝光超1亿,直接带动年馍省外订单激增。

从产业基础来看,临汾市目前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0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以上96家、市级以上247家,四级龙头企业矩阵为“微短剧+农业”探索提供了坚实支撑。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则以“服务农业农村、乡村产业、龙头企业”为宗旨,将整合资源协助工作站运作。

根据规划,双方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剧情植入、场景引流等方式,把山西特优农产品融入短剧叙事,实现“流量变效益”。白建成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跨界合作,更是传统农业借助数字创意赋能的新探索,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与创作传播优势,催生农业新业态。随着国家“微短剧+”行动计划推进,山西正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农业资源,推动微短剧与多产业融合。业内人士指出,临汾工作站的落地,为“文化赋能农业”提供了山西路径,未来更多山西文化瑰宝与特色农产品有望通过微短剧走向全国,让微短剧成为山西对外展示的“新名片”。(高立丰 段承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