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 “一煤独大” 迈向多元发展:左云县 “十四五” 发展成就发布会揭示转型新路径

—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左云县专场)

时间:2025-11-18 08:53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11 月 13 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 “十四五” 以来左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回答媒体提问。

发布会透露,该县在复杂宏观环境下攻坚克难,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跑,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民生改善等领域均实现突破性发展。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核心指标全线飘红

“2021 年以来,左云县主要经济指标整体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县域经济韧性持续增强。” 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县 GDP 从 106 亿元增长至 151 亿元,人均 GDP 由 88594 元攀升至 136122 元,年均增长 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突破 23 亿元,较初期增长 134.7%。

工业与投资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规上工业增加值从51 亿元增至 75 亿元,2025 年 1-9 月增速达 20.4%;固定资产投资由 28 亿元升至 44 亿元,同期增速 19.5%。民生消费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31 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 39285 元、20174 元,总量保持全市前列。

产业转型纵深推进多元格局加速成型

以能源革命为牵引,左云县成功打破“一煤独大” 格局,构建起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能源产业实现 “质效双升”:鹊山精煤能源集团跻身晋北能源旗舰企业行列,9 座矿井 1710 万吨产能提升计划获批,5 座智能化矿井、20 处智能化工作面通过等级评定,帽帽山煤业成为全市首座智能化地方煤矿。新能源领域再添动能,总装机容量达 98 万千瓦,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向 300 万千瓦级基地目标迈进。

开发区成为产业集聚“主阵地”,引进企业从 4 家增至 49 家,“四上” 企业从 2 家发展到 18 家。活性炭特色专业镇集聚 14 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其中 7 家为规上企业;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加速落地,大同研一锂电池负极材料、山西耀邦环保装备等项目相继投产,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推进将彻底破解水资源瓶颈。同时,独立混合储能等未来产业布局启动,与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乡村文旅齐发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乡村振兴领域成果丰硕,该县建成省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根源牧业省级种羊核心育种场,10 万亩优质葵花形成规模效应,“晋状元” 原味葵花籽品牌享誉省内外。粮食安全根基稳固,34 万亩播种面积保障粮食产量超 1 亿斤,2 万余亩有机旱作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提升农业效益。

文旅融合焕发新机,摩天岭风景名胜区升级为国家3A 级景区,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串联20余处景点,摩天岭段入选国家级户外运动骑行线路,连续 8 年举办的自行车赛事让左云美誉度持续提升。黑土口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管家堡长城小镇等项目成为文旅新地标。

民生保障投入力度空前,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比重达76.6%。15 年全免费教育覆盖学前至高中阶段,发放资助款超 400 万元、助学贷款 9000 余万元,职业教育拓展至无人机等前沿领域;医保参保率稳定在 96% 以上,36 个便民医保服务站实现就近就医。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人工造林 3.6 万亩、封山育林 4.3 万亩,空气质量居全市前列,成功从产煤大县转型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锚定新目标构建发展新格局

展望未来,左云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能源转型、产业升级、适度多元为三大主攻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一核心两重点” 战略布局,打造能源转型标杆区、共同富裕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左云篇章。(王秋英)

编辑:王秋英

李三虎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