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煤业:迅抡“三哨棒”强制“水老虎”
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近日,晋能控股集团常顺煤业针对相关风险隐患,认真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汛期水害防治专项整治,聚焦煤矿水害、顶板、冲击地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治理等重点,结合矿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常态化推进专项辨识评估、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等措施,坚决防范遏制安全事故。

一辨。开展专项辨识评估,由董事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部门参与进行辨识评估。地测防治水部门牵头工作,在开展辨识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辨识的组织者参加人员、信息收集、辨识方法以及辨识结果转化的要求,并编制专项辨识评估报告及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明确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识,分井上、井下小组,对采空区密闭、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水源井)、地表水体、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等隐蔽致灾因素开展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自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隐患、风险管控“两个清单”,完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台账、汛期水害防治台账。针对自查自改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对隐蔽致灾因素实行分类管理,制定详细的改进措施和计划,积极采取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化探等手段,对相关区域隐蔽致灾因素强化治理。

三纠,开展防治水安全大检查。建立雨季期间隐患排查和重点部位巡视检查制度,成立巡视巡查小组,加强井上下探放水和水情预测预报。定期对井下防治水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相邻老空积水情况、现场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细致摸排,确保汛期期间井下水害始终可防可控可治。对排水系统进行“地毯式”检查,对全矿涌水点、井下闭墙、排水渠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清理淤泥杂物,防止巷道积水。同时,做到井下水位、矿井排水量和涌水量的日统计、日分析、日汇报,动态掌握水情变化,分析研判发展态势,做实做细各项防御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郭文贤、韩海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