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赋能促就业 服务民生暖人心 ——大同市平城区开源街道开展“指尖技艺 就业助力”就业技能培训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近日,大同市平城区开源街道携手区妇女联合会、区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指尖技艺 就业助力——就业活动进社区”就业技能培训活动。活动将精准务实的就业服务直接送到居民身边,通过搭建技能交流与就业对接平台,切实推动社区就业工作,助力居民增收致富。
精准对接需求,课程设置“接地气”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社区居民,特别是待业人员、家庭主妇及灵活就业者的实际就业需求,科学规划了为期10天的系统教学。课程内容涵盖美甲、化妆、香包制作、非遗缠花、手工编绳、钩针等6门实用技能,吸引了168名学员积极参与。专业教师从“零基础起步,手把手教学”,对每项技艺进行细致拆解:钩针课从基础针法教起,逐步引导学员完成热门文创产品制作;非遗缠花课则融合技艺讲解与文化传承;美甲、化妆课程则紧贴市场,传授实用技巧与客户沟通方法。课堂互动频繁,学习氛围浓厚,确保了学员能够扎实掌握操作细节,为技能转化奠定基础。
创新培训模式,家门口学艺“有温度”
据了解,本次培训突出两大特色:一是注重非遗传承与就业赋能相结合。将“非遗缠花”纳入核心课程,引导学员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开发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推动古老手艺转化为市场接受的增收技能。二是构建便捷高效的“家门口”培训体系。培训地点设在民懋社区,极大方便了居民就近参与。同时,社区组织“课后互助小组”,并安排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辅导,形成了“就近培训+互助学习”的特色模式,让居民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心学艺,有效实现了“培训在家门口,就业在身边”的便民目标。
技能有效转化,培训成果“看得见”
经过系统学习和实操练习,学员技能水平与就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结业时,大批学员已达到自主接单标准,实现了“培训即就业”的预期效果。据统计,钩针、非遗缠花、手工编绳三大手工课程中,共有68人具备稳定接单能力;学习香包制作、美甲、化妆课程的学员也与本地相关店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学员们或凭借多技能同步接单,或专注于单一课程深耕,形成了“全员有技能、多数能接单”的良好局面,充分体现了培训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健全服务链条,后续保障“不断线”
为巩固培训成果,破解“培训后服务脱节”的难题,主办方着力完善后续保障机制:一方面强化政策与就业支撑,联动相关部门精准推送就业信息与扶持政策,并建立学员就业跟踪服务体系,提供“一对一”帮扶,确保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就业帮扶精准到位。另一方面构建长效“售后”机制,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为学员建立“技能与就业服务档案”,常态化开展课后答疑与技能提升活动,并搭建学员交流互助平台,形成了“培训赋能—就业实践—持续成长—资源互助”的完整闭环,确保学员技能“长期有用”、就业“持续稳定”。
此次“指尖技艺 就业助力”活动,是开源街道深化就业惠民政策、服务社区居民、推动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该街道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居民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全力打通从技能培训到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为辖区就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编辑:乔晓慧
审核:闫锁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