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煤业:“深挖破局”最优解 “切问近思”度时艰

时间:2025-07-07 17:10    来源:山西科技报

面对煤炭市场价格下跌、需求疲软等下行压力,近日,晋能控股集团常顺煤业立足自身实际,从生产运营、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调整,采取多维度、系统化的措施积极应对煤炭市场“低迷”环境。   


形势任务宣讲,讲清楚。公司负责人、领导班子及各级管理人员层层开展形势任务宣讲,促使职工全面、准确了解煤炭市场下行的原因、现状及发展趋势,打破信息壁垒。明确企业在当前形势下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任务,对比自身优劣势,明确企业定位,增强职工的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引导大家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并结合应对策略,明确各岗位在降本增效、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任务与要求。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产量、质量、安全等关键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进行绩效考核,推动整体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精益生产管理,控成本。全面推进精益管理,从生产流程的精益化、设备管理的精细化、人员技能的专业化等多个方面稳步发力,推动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双重提升。优化人力配置,保障生产力量,对队组各岗位的工作任务、流程及所需技能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梳理与分析,精确核算定岗定员情况,将二线冗余人员人员,充实到采煤、掘进等一线岗位,确保一线生产力量充足。强化成本管控,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至队组、班组和个人,实行全员成本考核。严格控制材料消耗,推行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制度,对废旧设备、零部件进行修复改造,降低新设备采购成本。提升生产效率,150201综采工作面推进智能化管理,液压支架配置电液控制系统,采煤机具有记忆截割功能;地面配置监控中心,对工作面设备实现“一键启停 ”功能,工作面及煤流运输转载点配置可视化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供液系统的远程集中控制,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少人化作业,有效降低了人工干预带来的效率损耗与安全风险。

聚焦科技创新,强核心。向“精”而行抓煤质,稳步推进筛分楼改造工程(智能选矸项目),对现有筛分系统改造,增加块煤智能分选系统,采用分选精度高的排矸设备代替现有人工手选,降低煤中带矸率及产品灰分,提高发热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慧矿山管理平台,实现生产、安全、设备、物资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实时监控生产流程,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瓶颈问题,优化生产决策,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与管理效率。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开展技术比武、创新大赛等活动,对提出创新方案、解决生产难题的员工给予重奖,激发员工创新热情,营造“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加强风险防控,保生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企业成本支出。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杜绝资产闲置和浪费,通过摸查、盘点等方式,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打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全链条。强化资金管理,优化资金配置,管控好负债率和现金流,加强应收账款回收,严格控制应付账款账期,确保资金链安全。合理安排融资计划,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对重大投资、采购、销售等决策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科学合理,让每个成本都可控制、可量化。将“降成本、增收入、割赘肉、止出血、堵漏洞”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抓手,列出19条经营管理措施任务分解表,聚焦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全面启动专项行动。实施包括生产工资、财务费用压降、电力消耗压降、材料成本压降、研发费用、非生产性支出压降、销售费用压降在内的切实可行的七项降本增效措施,以详细的降本增效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将降本增效目标纳入公司经营考核管理体系,完成情况与各部门、(中心)队组经营绩效薪酬工资挂钩,激发全员积极性对冲煤价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郭文贤、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