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为标密监管 以“细”为措校坐标

时间:2024-11-06 16:26    来源:山西科技报

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化、科学化运作的基础,是企业有效管理的抓手,开展制度管理专项检查是确保管理渠道畅通、推进工作落实的有力手段。近期,晋能控股集团常顺煤业以“精”为目标,以“细”为手段,开展了管理制度专项精查细化工作,纪检牵头,结合公司重点任务,聚焦重点防控事项,对公司近三年下发的制度以及本矿生产经营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了精细排查,积极查找各专业责任、制度、管理、执行等方面的漏洞、短板和缺失,切实以党纪党规为基础严格执纪监督,推进企业精细化发展。

精细管理,拧紧责任链条。聚焦“关键少数”,牵住责任制“牛鼻子”,对照岗位职责和责任清单,对队长、部长、班组长等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入井、跟班、安全生产制度执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等日常工作痕迹开展重点检查。针对典型问题“解剖问诊”,对同类问题“靶向施策”,精准指出短板弱项,系统纠治责任落实不到位、降本增效成效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打通管理堵点淤点难点,实现强监督与抓落实、促治理的深度融合。

精细管控,强化制度管理。对照上级公司制度,全面梳理主责制度,对公司各专业的体制机制进行监督检查,一一过筛。对与上级制度或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要求尽快予以废止;对业务发生变化、面临新要求以及流程环节缺失缺位的,要求及时制定、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对制度执行不到位、有漏洞的严加整改。针对发现的体制机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压实全流程各环节主体责任、形成自查报告和问题清单,分析发生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弥补制度空白、破解制度障碍、打通制度堵点,避免缺陷的重复出现,确保制度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精细提升,紧盯关键岗位。加强纪检监督部门管理以及各级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物资采购、煤炭运销、库房车间、原材料考核、工分二次分配、“吃空饷”、“背黑牛”等监督重点,对作业流程开展全过程效能监察。推动纪检监督与专业业务有效联动,将监督触角不断向各类工作现场辐射延伸,通过“现场巡查+视频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关注作业现场操作过程执行情况、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关键岗位人员的到岗到位情况、设备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情况、现场安全隐患以及劳动纪律执行、值班在岗制度落实、“禁酒令”执行等,强化关键重点,进行针对督导。

本次检查通过部室自检自查、现场访查、抽查资料、核查工作实证等方式,对公司调度、技术、销售、培训、财务、信息、后勤车队、生产队组等8个专业、50余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业务环节内控风险进行了排查,通过排查发现在制度制定、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30余条问题,针对问题下发《提醒函》8份,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落实。各专业部门结合实际,提出整改措施20余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岗位、责任人员。接下来,公司将以此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检查,提高管理制度执行力,不断提升制度管理效能,切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郭文贤、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