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不仅是党中央对基层工作的高度关注,更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深切关怀。形式主义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一大顽疾,严重阻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影响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聚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热衷于搞“面子工程”,有的沉迷于“文山会海”,有的则擅长于“数字游戏”。这些现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行政资源,更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无暇顾及真正的工作。形式主义的存在,不仅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整治形式主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整治形式主义,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要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形式主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确保整治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建立健全防止形式主义的长效机制,让制度成为整治形式主义的有力武器。
为基层减负,是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减负不是简单地减少工作量,而是要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要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推行电子化办公等方式,为基层工作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志。广大群众也要积极支持和参与整治工作,通过监督、举报等方式,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地推进这项工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彻底铲除形式主义的土壤,为基层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基层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迎来一个更加清新、更加高效的基层工作新局面。(孟凡琛)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