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应急坦途 构筑绿色屏障——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纪实

时间:2024-12-10 12:09    来源:山西科技报

■张靖宇

太岳山脉巍峨壮丽,绵延的林海勾勒出一幅瑰丽的自然画卷。然而,森林火灾的威胁如影随形,危及这片绿水青山。为构筑坚实的防火屏障,守护宝贵的生态资源,太岳林局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的壮丽篇章,这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场生态保护与安全守护的生动实践。

统筹布局谋划

筑牢防火生命线

太岳林局规划建设的森林防火应急道路总长达362.6千米,其中新建290.1千米,改造提升72.5千米,涵盖林局下设18个林场、21个标段。从一开始,项目便确定了“高质量、高效率”的总体目标,并按照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展开工作。

在规划阶段,太岳林局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了多次推进会和评审会。20244月,太岳林局党委联合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及国家林草局相关专家团队参与项目设计,确保方案既科学又具操作性。在该局领导深入现场调研80余次的推动下,仅用40余天便完成了从勘边定界到设计优化的全过程,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凝聚多方力量

全速推进工程进展

自项目开建以来,太岳林局协调各方,筹众智,聚合力,加班加点,一心一意搞建设。林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局领导时刻关注工程进展,多次深入现场研究部署项目推进,给一线人员鼓干劲。

项目累计投入人力2000余人次,动用各类大型设备180余台,项目标段严把工程质量关、工期节点关和安全生产关。施工人员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歇人不歇设备,强力推进测绘放线、路基开挖、边坡修整、碾压路基、排水沟和涵洞施工、泥结碎石路面铺填等工序。翻斗车、挖掘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紧密配合,轰鸣的机械声与繁忙的施工场景交织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跨越施工难关

细抓严管保证质量

太岳山脉地势险峻、林密谷深,施工环境极为复杂。施工队伍需穿越密林、翻越高山,还要应对泥泞滑坡、天气多变等多重挑战。项目启动以来,太岳林局党委秉持构建“优质防火路、平安出行路、发展提速路”的宗旨,对标省林草局“抢进度、抓质量、保安全”要求,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编制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清单,压任务、赶工期、攻难点、高效推动施工进程,在绿水青山间吹响项目攻坚“冲锋号”。

各实施单位落实“工程进度要抓紧、质量管控要严格、资金支付要规范、林草防火要严防、档案管理要先行、廉洁防线要筑牢、安全生产要抓实”的要求,推行关键节点法人到现场、全程施工监理到现场、检查验收三方到现场的“三到现场”工作法,强化沟通对接,优化施工路线,抢抓施工“黄金期”,强化施工安全,保证项目质量,确保建成民生工程、优质工程、良心工程、廉洁工程、标杆工程。

多元功能叠加

构建绿色发展引擎

防火应急道路不仅是“生命通道”,更是林区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这些道路与工程阻隔带、生物隔离带及自然阻隔带联通,构成了一张功能完备的森林防火网络,与国道、省道、乡村公路无缝衔接,为森林资源的高效配置提供了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太岳林局还因地制宜地结合防火道路开发多种功能。例如,马西林场围绕防火路网,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将台林场将防火巡查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条“网红打卡地”应急道路循环线;龙泉林场则充分发挥道路贯通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大南坪中心林场依托防火道路,打造了“森林康养之路”,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内涵。这些多样化的功能不仅提升了林区的防火能力,更展现了防火道路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中的巨大潜力。

守护绿水青山

共创林区安全未来

太岳林局森林防火应急道路的建设,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道路犹如森林的“毛细血管”,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片林地,显著提升了资源调查、监测和综合管理的效率。

未来,太岳林局将继续以防火道路为抓手,进一步织密防火网络,提升森林管理能力。随着绿色交通网络的不断延伸,这些“生态高速路”将遍布山林,成为守护森林资源的坚实屏障。太岳林局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林区的生态安全、绿色发展书写新的篇章,让绿色家园更加繁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