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入选首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3月13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公布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单的通知》,我校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联合申报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入选首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由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旨在发挥高校优势,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红色资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端智库、革命文化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红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构建多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革命文物研究新格局,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此次经组织推荐、现场答辩、实地考察、专家评议环节,遴选产生20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展览内景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部分文物展陈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并协同校内其他相关学科专业,大力构建“1+2+N”多学科协同的革命文物研究格局。“1”是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围绕革命精神谱系,加强理论阐释,发掘价值内涵,开展协同研究;“2”是依托考古学和中国史两个学科,重点围绕革命旧址、展览展陈、科学研究、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深化基础理论研究;“N”是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围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宣传教育、数字化建设等协同开展交叉研究。
我校相关学科近年来关于革命文物方面的研究成果
2023年7月,山西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工作联盟(馆校合作联盟)成立
下一步,学校将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山西省文物局、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设,围绕革命文物的保护、展示、管理、利用,深入开展系统研究、科学保护、价值挖掘、展示传播、社会教育、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咨政建言工作,努力把协同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革命文物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资料共享中心、决策咨询中心、宣传教育中心,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