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十五年

时间:2024-07-20 16:54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吕梁讯  从事过档案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每天面对数以万计的档案卷宗,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工作任务量非常重,责任和压力也非常大,而周瑞红在这样一个繁琐、枯燥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五年。作为交口县回龙镇唯一的档案管理员,她把所有精力都倾注于档案工作,用十五年的坚守与努力,书写了一段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档案管理故事。

十五年前,回龙镇的档案管理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各类文件资料随意堆放,查找和利用极为不便。面对这一状况,当时还是一名话务员的周瑞红毅然挑起了重担,决心改变这一局面。周瑞红回忆起当初的情景,眼神中充满了坚定:“那时候条件艰苦,但我心里有个信念,一定要把档案工作做好,让乡镇的历史和发展有迹可循。”

2011年初,回龙镇需要腾出一间库房作为武装部器材库使用,周瑞红被安排负责清点杂物以及搬运事宜,清点过程中,一批老旧档案引起了周瑞红的注意。周瑞红回忆道:“当时有两只破旧的木制柜子里放满了档案资料,那些档案包括1962年至1983年各个年度的内容和一些书籍。但是由于无人打理,看起来像是蒙尘的陈旧废纸,有的发霉,有的粘连,我只能将它们独存放了起来。直至2012年我们成立了综合档案室,我才开始着手整理那批旧档案。”

一页一页擦拭,一张一张修复,周瑞红顶着刺鼻的味道,直到把1962年至2011年的档案全部整理完并一同上架,看着整齐排列在密集架上一盒一盒的档案,周瑞红充满了成就感,她告诉记者:“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才知道原来档案工作,除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等工作外,还有不同门类档案整理的规范和方法。也渐渐明白,作为档案管理员需要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才能把档案工作规范化基础打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瑞红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各类档案进行细致的分类、整理和归档。她常常加班加点,甚至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只为了让每一份档案都能得到妥善的保管。

随着回龙镇的发展和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档案室逐渐无法满足需求,去年年底该镇再次新建了档案室。“新的档案室不仅面积更大,设施更完善,而且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档案的查询和利用效率。” 周瑞红带着记者参观起了档案室,她自豪地介绍道:“档案柜上是我已经重新整理、上架完毕的档案,角落的这些箱子里也是从之前的库房搬过来的档案,很快也会整理出来。”

在这十五年的工作中,周瑞红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了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先后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和2022年“档案信息化建设”、2023年“机关档案业务建设”、2024年“档案法实施条例”线上教育培训。最终,在她的努力下,回龙镇在2013年12月吕梁市档案局认定达到“市一级”标准,2014年4月通过了省级档案验收,同年12月获得山西省档案局颁发的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证书。而她本人也在2014年6月被交口县人民政府评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先进个人”。

周瑞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乡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采访的最后,周瑞红还向记者分享了她的一些工作心得:“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份工作。”

如今,回龙镇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轨道,为乡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当被问及未来的打算时,周瑞红表示:“我将继续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继续秉持专业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为乡镇的档案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梁英杰)

 

    编  :  牛引顺

    辑  :  刘晓利

 容 来 源 : 山西科技报

     线   0358——23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