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2025年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活动盛大启动 聚焦AI赋能科学教育创新

时间:2025-05-26 15:20    来源:山西科技报

5月21日,运城市2025年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活动在盐湖区大禹学校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运城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主办,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运城市科普教育协会承办,旨在提升运城市3600余名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推动科学教育提质增效。

运城市教育局监管科科长崔泊洋主持启动仪式,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副秘书长孙茹,运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马国跃,市教育局工会主席、四级调研员杨义民,市科协四级调研员闫昌发及全市教育部门、科协机关代表和科学教师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马国跃指出,科协始终以服务“双减”政策中科学教育“加法”为己任,近年来联合市教育局推动科学课程普及,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校园科普馆(如盐湖区钱学森科技小学科普馆),未来将继续支持科学教育实验校、名校建设,培养优秀校长和教师队伍。他强调,科学教师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键力量,本次培训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正是为了让教师掌握新技术,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热情,为科技创新储备新生力量。

杨义民代表教育局致谢科协,并指出科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教师的素养直接决定教育质量。他对参训教师提出三点要求:端正态度、珍惜学习机会,学以致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交流、共享经验,呼吁教师成为学生科学梦想的引路人。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在去年成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搭建学习、交流、展示平台,从而更好的推动山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孙茹介绍了协会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和发展规划。

启动仪式后,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吴育飞、运城学院讲师任姚鹏分别带来专题讲座。吴育飞以《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途径》为主题,系统阐述校、家、社协同的科学教育生态体系,强调学生实践创新与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为教师拓展科学教育路径提供理论指导。任姚鹏以“AI大模型赋能教学”为题,从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切入,详解大模型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结合教学设计、微课制作、课堂管理等案例,展示AI工具在文本、图片、语音、视频处理及数字人、智能搜索等领域的实践应用,为教师运用新技术提升教学效率提供实操指南。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科学教育政策解读、校本课程建设、人工智能工具使用、国家级赛事解析等,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化学习,推动科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前沿技术,构建“AI+科学教育”的创新模式,助力运城市打造高素质科学教师队伍,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青少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