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飞防”让大豆吃上“科技定心丸”
眼下正是大豆生长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紧要关口。近日,黑龙江佳木斯同江市农业部门迅速行动,在全市大豆主产区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通过精准施药,将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实现田间管理效率与生态效益双提升,确保粮食丰产、农户增收。
在三村镇红建村的大豆种植区域,技术人员操控着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预设的航线匀速飞行,喷出的农药均匀地洒在大豆植株上,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一亩地就喷洒完毕。此次飞防作业覆盖同江市1.7万亩大豆种植区域,综合考虑了多种防治对象和农作物提质增产需要,采用多元复配药剂配方,针对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等主要病虫害,实现了“一喷多防、一喷多效”。
红建村种植户何金山说:“今年我种了450亩大豆。前两天来地里看,在豆田里发现了大豆食心虫,并且豆叶发黄,像是得了叶腐病。同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检植保站的工作人员做了飞防作业,我们省下了买药打药钱,大豆的产量也有保障了。”
红建村村委会副主任何金林说:“这次航化作业通过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有效解决了田间病虫害问题,特别是红蜘蛛和霜霉病,为农田后续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今年大豆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单台无人机一天作业面积可达1000亩,相当于人工作业的数十倍,不仅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还能提升防治效益,做到精准施药、有效穿透作物冠层,精准抓住病虫害防治的最佳“窗口期”,也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安全、高效。
该植保站农艺师徐欣欣说:“当前正值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我们对全市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集中开展统防统治,有效促进农药减量增效,并控制重大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同时,针对同江近期高温少雨的天气状况,此次叶面喷雾作业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旱情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全市155个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监测点植保员上报的数据,科学制定并发布同江市农作物病虫预报,为保障同江市农业生产安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精准施药、“一喷多效”、抓住防治“窗口期”,这套科技组合拳,让“虫口夺粮”底气更足,让科技助力田间管理跃升新台阶。下一步,同江市将及时组织做好重大病虫疫情普查监测工作,提升农户田间施药作业水平,科学确定应防区域和防控适期,为防控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保障同江市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记者 高伟 通讯员 单庚辰 郭艳丽)
编辑:王秋英
审核:闫锁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