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平城区三项专项整治绘就民生幸福新图

时间:2025-10-23 11:04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大同市平城区民政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牵头开展殡葬领域腐败乱象、养老服务突出问题、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三项专项集中整治,以精准施策破解民生难题,以长效治理夯实民生根基,努力交出一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答卷。

在殡葬领域,平城区民政局以“破乱象、惠民生、树新风”为目标,打出一套“制度+服务+治理”的组合拳。针对辖区4家市级陵园、141家殡葬用品经营店的实际情况,该区民政局联合各街道出台《大同市平城区惠民殡葬政策》《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等23项制度,为殡葬服务划定“标尺”。同时,通过宣传栏、户外大屏等渠道广泛宣传文明殡葬理念,在重点节日张贴倡议书1900张、发放宣传册2800份,让文明殡葬观念深入人心。整治中,平城区民政局联合多部门建立协同执法机制,一方面严厉打击散埋乱葬行为,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殡葬用品市场专项整治,累计整改经营店43家、查处违规店铺8家,罚款1.7万元,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平城区民政局持续深化殡葬服务“降费增效”,配合市民政局推动经营性公墓取消收费项目38个、降低收费标准24项,同时简化办事流程6项、推出便民服务33项。此外,通过推进全区18个街道203个村社的红白理事会换届,充实理事会成员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移风易俗中的引导作用。截至目前,已为196位逝者家属全额减免5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累计减免19.6万元;为12名异地火化未享当地政策的逝者兑现补贴9450元;丧葬抚恤235万余元,切实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

在养老服务领域,平城区民政局以“强监管、补短板、优服务”为抓手,围绕涉老资金、养老机构管理、老年人权益保护等关键环节,建立周例会、月调度会工作机制,实时研判形势、协调问题、部署任务,筑牢养老服务安全防线。通过强化对养老机构服务补贴、消防、食品、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检查,累计排查发现问题235个,整改完成219个,整改完成率达93.2%。针对自查和纪检、审计大数据比对发现的问题,平城区民政局追回10家养老机构违规申领的床位补贴16.3万元,不规范领取的高龄津贴90人2.149万元、2名已故特困老年人超领的特困金8740元,实现涉老资金“颗粒归仓”。同时,对照中央纪委、省纪委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针对性解决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不足、服务场所不达标、食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开展护理人员培训、设立入职奖励吸引人才;联合住建、消防等部门加强安全检查;推行规范合同范本,要求收费公示上墙并聘用专业会计规范资金使用;积极申请补贴扶持养老机构健康发展,让老年人享受到更有品质的养老服务。

在社会救助领域,平城区民政局以“精准化、便捷化、长效化”为导向,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截至2025年9月底,平城区共有城乡低保户2667户4099人、城乡特困279人、散居孤儿8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84人,每月为1718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为5416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专项整治启动后,平城区民政局聚焦救助对象精准纳入、资金安全发放等四大关键点,排查问题387个,立行立改完成387个,同时向纪委移送问题线索30条,建立9项管理制度,推动救助工作规范化。为破解群众办事难题,平城区民政局出台《关于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明确救助申请地的通知》,有力地推动解决平城区古城等街道困难群众人户分离的顽疾,截至目前,共有280户414人完成转接工作,统一由常住地发放低保,让低保申领更便捷;联合4家医院建立困难群众就医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再结算、后救助”,2025年1-9月已为23名低保、特困、残疾群众及时提供医疗救助,充分发挥了兜底保障作用;通过街道社区上门宣传、主动服务,解决25例“单人保代替全家保”“救助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推进救助对象“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平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专项整治牵头工作,协调各部门围绕整治环节继续深挖问题线索,持续聚焦群众需求,完善长效机制,补齐服务短板,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幸福答卷更有厚度。(李岩)

编辑:乔晓慧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