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 提质增效 ——大同市平城区 平城法院推广“两状”示范文本有妙招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近日,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推出“起诉状与答辩状示范文本”(以下简称“两状”示范文本),通过智能化、标准化服务,有效减轻群众诉累,提升司法效率,获得当事人一致好评。

在平城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前来立案的李女士仅用十分钟就完成了起诉状的填写。“以前写起诉状得请律师帮忙,现在跟着提示勾选、填空,特别省事!”李女士欣喜地表示,她当天立了两个案件,半天内就完成往返,一点没耽误事。

据了解,2024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推出11类民事案件要素式起诉状和答辩状示范文本,并于今年7月全面升级至67类文本,涵盖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等九大领域。平城区法院作为全市法院系统中率先引进诉讼服务远程柜台(VTM机)的单位,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上线“两状”文本生成功能,实现从“作文题”到“填空题”“选择题”的转变。

在VTM设备前,当事人仅需根据屏幕提示勾选相应选项,系统即可自动识别纠纷类型并生成规范的起诉状。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还配备专业后台指导,即使当事人忘记携带身份证,也可通过报号完成登记,大大降低操作门槛。截至目前,平城区法院利用诉讼服务远程柜台累计协助当事人生成要素式起诉状千余人次,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科技赋能司法带来的便捷与高效,成为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的生动实践。
“以前立案可能要反复跑、排长队,现在十分钟就能完成,效率提高了很多。”该院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推广“两状”示范文本,法院还同步开通“10102368”电子送达专线,有效缓解“送达难”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两状”示范文本不仅提升立案效率,也在调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在一起离婚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在填写要素式起诉状过程中,逐渐从情绪对抗转向理性思考,最终选择先行调解并达成和解协议。文本中关于“是否考虑先行调解”的提示,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促进矛盾实质化解。
一张表格,折射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平城区法院积极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狠抓“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工作,以文书“小切口”推动诉讼服务“大提升”,走出了一条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新路径。(杨 涛)
编辑:王秋英
李三虎
审核:闫锁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