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脊梁矿辅助队:以制度“硬约束” 筑牢运输安全“生产线”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车辆制动系统正常、瓦斯检测仪灵敏、反光标识清晰,符合入井标准,可以发车!”在马脊梁矿辅助队早班出车检查现场,检修工施国栋对照《运输设备运行、检修、检测管理规定》逐项核验,确认车辆状态后,向司机出具检查合格单。这是该队以制度规范管理、保障胶轮车运输安全的日常缩影。
作为矿井辅助运输的“主力军”,马脊梁矿辅助队肩负着井下人员接送、物料转运、综采设备运输等关键任务。为筑牢安全运输防线,该矿辅助队编制完成《年度内部管理制度汇编》,涵盖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管理、隐患排查、特殊物料运输等 46 项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
在人员管理上,该矿辅助队严格执行“持证上岗 + 岗前培训”双标准。胶轮车司机需“持有机动车驾驶证B本并经煤矿安全培训合格,取得井下车辆操作资格证”。并通过“师带徒”机制、每月参加安全考试和季度技能比武,不断提升司机操作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该矿严格落实干部盯岗、现场汇报制度,管理人员每班深入井下运输一线,实时掌握路况、车辆运行状态,及时解决现场问题,确保“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落地。
在设备管理方面,该矿辅助队推行了“班检、日检、旬检、月检”四级检查机制,建立“一车一档”台账,详细记录车辆维护、检修、故障处理情况。针对无轨胶轮车,严格执行年审制度,对照MT/T989、MT990矿用防爆车标准全面检测防爆性能、制动系统、尾气排放等关键指标,不合格车辆严禁入井;通过设备包机制度,将每台车辆的维护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确保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 90% 以上。
在特殊物料运输环节,该矿辅助队制定专项方案。运输“四超”(超长、超宽、超高、超重) 物料或综采支架时,提前勘察路线、核算车辆载荷,使用不小于φ15.5mm的钢丝绳捆绑固定,安排专人跟车监护,行驶速度控制在 10km/h 以内,全程保持通讯畅通,有效规避运输风险。
“下一步,该矿将继续推进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升级,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贡献力量。”(李佳斌)
编辑:乔晓慧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