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尖兵”凌云起 大同无人机产业铺就科技兴城新赛道
时间:2025-11-21 16:38 来源:山西科技报
“从前扛着仪器踏遍山野,一日测绘不足十公里;如今无人机一飞冲天,半天就能完成整片区域的高精度三维建模。”山西万鼎空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段建文的感慨,生动勾勒出大同无人机应用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轨迹。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同企业家,段建文自2016年带领团队深耕无人机领域,始终以技术攻坚破解行业难题。“十四五”期间,企业创新成果斐然——斩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5项,技术硬实力稳居行业前列;今年11月,公司申报的“无人机智慧场景构建与应用标准化项目”成功入选省级标准化创新示范点,且为全省同类项目中唯一入选者。这份亮眼成绩单,既彰显了大同低空经济领域高新企业的蓬勃活力,更树立了全省无人机行业标准化发展的标杆,而段建文正以亲历者身份,见证着这项技术如何重塑传统作业模式,为家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大同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能源转型示范城市,正加速从‘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跨越,对智慧化发展的需求愈发迫切。”段建文坦言,古城保护与新区协同的空间规划、能源产业数字化升级的现实诉求、文旅融合创新的发展蓝图,都离不开“立体感知、动态分析、精准决策”的智慧化数据支撑。传统二维地图已难以适配多元发展需求,而构建全域、全要素、高精度的实景三维空间底座,正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抓手,对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传承历史文脉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如今,无人机已成为城市数据采集的“空中触手”,为大同智慧城市实景三维空间大数据场景应用项目提供精准高效的技术赋能。
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实践中,无人机更是不可或缺的“空中尖兵”。“十四五”期间,大同借助无人机搭载高清监测设备,常态化开展大气、河湖与矿山生态监测,以科技之力精准锁定污染源头,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段建文的团队则用技术为历史“存档”,先后为烽火台、大同古城墙、焦山寺、柳林古镇等文物单位完成精细化三维建模。“激光雷达轻轻扫过,古城墙的裂痕、砖雕的纹路在屏幕上清晰重现,这种用数字化方式留存历史的使命感,是传统测绘无法给予的。”他至今清晰记得完成古城墙建模时,团队反复比对数据、打磨细节的严谨场景,“我们不仅是在做技术工作,更是在为大同的历史文化留根,让后代能通过数字模型,真切触摸这座古都的过往与温度。”
“十四五”期间,大同无人机产业不仅在应用场景上持续“拓疆扩土”,更在产业链构建与人才储备上筑牢根基,已形成“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雏形,应用领域广泛覆盖农林、电力、环保、文物、应急等多个行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展望“十五五”,段建文满怀信心:“低空经济已迈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大同早布局、强根基、优生态,抢占了发展先机。未来,这些‘空中尖兵’必将持续赋能城市各领域发展,书写更多科技与城市共荣共生的精彩篇章。”
编辑:王秋英
雷春生
审核:闫锁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