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阳高红”注入新动能 大同发布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9月10日,大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有关情况。该措施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紧扣“扩规模、提品质、拓市场、增效益”的核心思路,全方位赋能“阳高红”西红柿产业,进一步擦亮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山西省设施蔬菜生产大县金字招牌。
据介绍,2022年“阳高红”西红柿种植面积8020亩、产量4.8万吨、产值2亿元,自“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自2025年3月1日起试行以来,种植面积已突破1.6万亩、预计产量8万吨、产值5亿元,带动1.35万户农户增收。
十条措施包括:一是进行科技帮扶。依托当地蔬菜产业协会和山西番茄研究院组建专家库,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对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市场销售等方面全流程开展技能培训,送技下乡,让科学种植成为常态。二是创新推出价格保险试点。同时叠加病虫害防治险和自然灾害险,针对多利、釜山88、口感西红柿等主流品种,设定差异化目标价格与产量标准(如:多利、粉禧约定目标价1.7元/斤,保额6000元/亩,政府补贴180元/亩保费),市场价格低于目标时按差额理赔。三是提供资金支持。50亩以上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在上级1.6%贴息基础上,县级再上浮0.4个百分点;300亩以上种植主体的田间交易市场项目,按总投资30%补贴;新建预冷库按库容分档补助4.8万至28万元,切实破解仓储物流瓶颈。四是奖补种植。对年育苗销售50万株以上主体分档奖补1万至10万元;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每个奖5万元,推广优良品种超1000亩且效益高50%以上的,每个品种重奖50万元。新建钢架大棚补贴标准提高10%,鼓励集中连片发展,向2万亩示范基地目标加速推进。五是拓展销售。对北京新发地等头部市场及知名连锁超市,年销“阳高红”500-1000吨奖10万元,超1000吨奖20万元。六是推动“阳高红”品牌建设。获得“圳品”认证奖8万元,获绿色、有机认证分别奖2万、3万元,获全国名特优新、地理标志认证分别奖2万、5万元。
此外,吸纳本地劳动力务工的园区按工资总额3%获奖补;新认定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奖30万、20万元;示范合作社也有梯次奖励,全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会上,阳高县发言人还就“阳高红”西红柿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未来的创新方向、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及市场竞争优势回答媒体提问。(乔晓慧)
编辑:王秋英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