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煤业:先“汛”而行 “防胜于救” “四个三”举措应战“七下八上”主汛期

时间:2025-08-19 10:53    来源:山西科技报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为有效防范和应对暴雨等突发险情,近期,晋能控股集团常顺煤业积极推行“四个三”举措,扎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公司安全度汛。

风险点“三定”。推行风险点定人、定岗、定责“三定”机制,压实风险管控责任。定人,针对采掘面瓦斯风险、井下排水系统风险、提升运输设备风险等各风险点,明确风险点具体负责人,确保每个风险点有人牵头、有人跟进。定岗,确定风险管控对应岗位设置,根据风险点的性质和管控需求,明确具体负责的岗位,确保专业事由专业岗位管。定责,划分风险点清晰的责任范围,针对每个岗位和责任人,细化“管什么、怎么管、出问题谁担责”,明确“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责任。通过“定人”明确主体、“定岗”明确专业分工、“定责”明确边界,确保每个风险点都有“专人盯、专业管、责任清”,切实降低风险失控概率。

风险点“三到”。严格执行特殊时期“风险点属地领导必须到岗、监管部门负责人必须到位、应急队伍必须到场”制度。风险点所属区域的直接管理领导,需在风险出现或预警时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牵头统筹现场处置。对风险有专业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人,及时到场提供专业指导,核查风险处置的合规性与有效性。瓦斯抢险队、排水应急队、顶板支护应急队等专业应急队伍,针对风险类型,携带装备要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现场,随时准备执行抢险作业。切实通过“三到”要求,推动现场管理、专业监管、应急执行三方力量快速联动,属地领导抓现场统筹,监管负责人抓专业合规,应急队伍抓实操处置,形成“有人指挥、有人把关、有人动手”的闭环。

重点领域“三停”。各部室队组加强员工培训,全面贯彻学习汛期重点领域“三停”措施。井下遇险,立即停产撤人,当井下出现难以应对的险情时,井下危险区域即刻停产,组织井下全体人员有序撤离。地表高风险区域遭遇暴雨、雷电天气,边坡出现裂缝、位移超出预警值以及地表塌陷区、排洪沟渠因雨水冲刷出现堵塞风险等情况时,马上停工,现场作业人员迅速撤离至地势较高的安全避灾点。涉险车辆停运管控,矿区通勤车、物料运输车行驶路段出现积水深度超过30厘米、气象部门发布橙色及以上暴雨、大风预警,致使能见度不足50米时,涉险车辆立即停运,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为安全生产筑牢坚实基础。  

人员转移“三撤”。在汛期等突发风险场景下,严格执行应撤尽撤、应转早转、扩面转移“三撤”原则。应撤尽撤,全员兜底,不缺一人, 按井下采掘面、井底车场、机电硐室等区域梳理作业人员,把需要转移的人员清单细化到每个岗位,并执行现场双核查,转移前由班组长按清单点名,撤离至地面安全区后,再汇总人数。应转早转,盯紧预警信号,提前预判启动转移,简化流程快行动,提前规划3条以上撤离路线,在井口等点位备足应急车辆和照明设备,确保指令下达后,井下人员迅速启动撤离,规定时间内全部抵达地面安置点。扩面转移,以“宁多撤一人,不少防一处”为原则,扩大转移范围,除明确的高风险区,把可能受连带影响的区域纳入转移。同时盯紧“流动岗”和“临时人”,针对井下临时检修工、地表巡查员、外来技术员等不在固定班组的人员,安排各区域安全员实时巡查,确保“岗岗有人问,人人不落下”,切实通过“应撤尽撤”兜底、“应转早转”抢时、“扩面转移”防漏,守牢公司安全线。(郭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