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煤业:守牢生态环保“生命线” 践行社会责任“必修课”
生态环保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必修课”。针对矿区达标废水排放后的长效保障需求,以及雨水冲刷山林污泥可能引发的河道污染隐患,近期,晋能控股集团常顺煤业主动作为、靠前部署,全力推进矿区大门口至观音堂村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以精准化施策、系统化施工的扎实行动,守护流域水环境安全,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国企力量。

此次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是公司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生动实践。主要围绕清淤除障、防护加固、设施修复三大核心目标,通过三项关键任务的协同发力,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河道治理体系,确保治理成效更持久、更全面。

河道清淤全覆盖,阻断源头风险。由专业施工团队对矿区大门口至观音堂村全段河道开展深度清淤作业。施工中不仅彻底清除河道内长期沉积的污泥、杂物,更针对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残留进行靶向处理,从源头削减水体污染风险,同时恢复并提升河道自然通水能力,为后续生态防护打下坚实基础。

防护设施双加固,筑牢双重屏障。在河道沿线科学规划、精准布设生态护坡与挡水坝。生态护坡选用环保材料,兼顾水土保持功能与生态景观效果;挡水坝则严格按照防洪防冲标准建设,既能有效抵御雨水冲刷带来的泥沙淤积,又能对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进行拦截,为河道构建起“防洪+防污”双重安全屏障。

基础设施同步修,实现联动效应。工程将河道治理与周边基础设施完善统筹推进,同步对矿区大门外道路路面塌陷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通过路面开挖、基层加固、沥青铺设等标准化流程,全面修复道路通行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因道路破损可能引发的二次污染问题,实现“河道治理+环境改善”的联动提升。
该工程总工期为90天。为确保工程质量与环保标准双达标,施工期间公司建立“日巡查、周调度、月验收”的闭环工作机制,每日安排专人排查施工细节与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每周梳理进度、解决难题,每月组织验收评估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完工后,将显著提升河道的生态自净功能与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优化矿区及周边环境,彰显了国有企业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担当,为区域生态安全筑牢坚实防线。(郭文贤、姜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