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煤业:“三位一体”拧螺丝 全员紧劲筑根基
安全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为筑牢安全生产“防护墙”,近日,晋能控股集团常顺煤业积极落实集团公司“五增一降”工作要求,以“管理层、一线岗、辅助岗”协同联动的“三位一体”模式为抓手,精准锚定安全重点,推动全员从思想到行动拧紧安全螺丝,让“安全弦”常绷不松。
管理层带头紧“责任弦”,以上率下,把牢安全“方向盘”。管理层作为安全管理的“领头雁”,率先从责任落实、风险预判发力。带头查隐患、督整改,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包片负责制”,每周至少2次深入井下采掘面、通风巷等关键区域,开展“解剖式”检查,重点查看安全规程是否贴合现场、隐患整改是否闭环,对发现的“制度空转”“责任悬空”问题当场约谈相关负责人,确保“问题不拖、漏洞即补”。牵头建机制、堵漏洞。针对近期行业典型安全事故,组织分管领域干部职工开展“风险大反思”活动,从“人、机、环、管”四方面深挖本矿潜在风险。依据反思结果修订完善基础制度,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管理层的“岗位职责清单”,避免“责任模糊、推诿扯皮”。
一线岗聚焦绷“操作弦”,守牢现场,筑牢安全“基础桩”。一线班组作为公司安全防控的“前沿阵地”,重点从合规操作、隐患排查入手,让“安全规矩”落地到每一个作业环节。实操对标“零违规”,采煤、掘进等班组推行“班前安全交底+班中操作互查”机制,班前由班组长结合当日作业面地质条件,明确“今日禁止做什么”;班中实行“师徒结对互查”,老工人盯新工人操作规范,新工人提醒老工人细节疏漏,避免“经验主义”导致的违规。隐患排查“零遗漏”,给每个岗位列“安全紧盯清单”,掘进工需每班查3处顶板支护强度,通风工每2小时核对瓦斯浓度数据,绞车司机开机前必查制动系统灵敏度。发现隐患立即现场整改复核,确保“小隐患不过班、大隐患不过天”。
辅助岗协同拉“保障弦”,全程护航,织密安全“协同网”。机电、供应、安全等辅助岗位立足“服务+监督”,打通安全保障的“最后一公里”,避免“一线拼命干、后方掉链子”。物资设备“超前保”,经营管理部门提前对接井下各班组,根据作业计划预判支护材料、防爆工具等需求,实行“井下物资定点存放”,确保“随用随取”;机电部门建立设备“健康档案”,对绞车、运输机等关键设备实行“每日巡检+每周全检”,提前更换老化部件,杜绝“设备带病运行”。监督提醒“实时跟”,安全管理员实行“跟班盯岗”,重点监督“高风险环节”,发现违规操作当场制止并现场教学;培训中心针对新设备、新规程,开展“实操模拟培训”,确保一线工人“懂操作、会避险”,让监督与服务同步发力保安全。切实通过“管理层扛责、一线守岗、辅助协同”的三位一体模式,让每个岗位都清楚“需要绷住安全弦的关键点”,从顶层到基层形成安全防控的“闭环合力”,真正把“安全第一”从口号变成全员行动的自觉。(武文超、桑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