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井下的安全“守护者”:保安煤业群众安全监察员的日常
在晋能控股集团阳泉公司保安煤业安全生产的最前沿,活跃着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身着工装穿梭于巷道之间,既是与煤尘相伴的普通矿工,又是紧盯隐患的“安全哨兵”。没有行政职务带来的管理权力,却始终将工友生命安全扛在肩头——这就是群众安全监察员,一群用脚步丈量责任的“地下守护者”。
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清晨七点,晨光还未完全穿透矿区,综掘二队的张师傅已穿戴整齐,工装口袋里揣着矿灯、自救器,格外厚重的帆布包里塞着一本翻得起毛边的《安全隐患记录本》。“下井前设备必须过三遍眼,螺丝松紧、电缆磨损,哪怕针尖大的问题都可能酿成大祸。”这位干了十五年的老矿工,用布满老茧的手指敲了敲记录本,上面记着近期排查出的问题隐患。
今年2月的一次巡查中,张师傅蹲着巡查时,发现液压支架压力表数值不对!他立即叫停作业并上报调度,通过排查确认是液压阀故障。“当时支架承载着近百吨顶板压力,要是再拖半小时,后果不堪设想。”说起这事,张师傅至今心有余悸,“安全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是要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脚丈量出来的。”

人人都是安全员,个个都是监督者
“和工友们三班倒挤在一个休息室,吃饭时聊的都是井下的事,问题自然藏不住。”通风队的杜师傅翻出手机里的班前会照片,画面中工友们围坐一圈,有人举着手机播放事故视频,有人在白板上画着通风系统图。作为有着近10年经验的老瓦检员,他经常利用班前会时间,结合事故案例讲解安全要点,并组织“安全互查”活动,鼓励工友互相监督、互相提醒。
“以前觉得安全是领导的事,现在大家交接班第一件事就是互相提醒‘注意瓦斯管控’。”通风队职工小王指着安全帽上的反光条说。在杜师傅的带动下,这种“草根监督”模式成效显著——去年以来,通风队“三违”现象下降45%。

用专业守护安全,用责任筑牢防线
在皮带运输巷,李师傅耳朵紧贴着轴承瓦座仔细聆听。这位矿上的技术能手,总能从设备运行的细微声响中捕捉异常。“就像听人咳嗽能判断病情,设备故障前都有预兆。”去年一次夜班,他发现皮带机滚筒轴承异响,拆开一看,滚珠磨损严重。“再运转下去,轴承可能卡死引起减速器损坏。”
“群众安全监察员不仅要细心,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李师傅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安全规程和设备维护知识,并主动为工友培训。“只有懂技术,才能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李师傅说。

安全是家庭的幸福,更是企业的生命
更衣室里,综采队的荆师傅掏出手机,屏保是女儿去年六一表演节目的照片。“每次下井前都要看一眼,就像带着护身符。”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深知自己肩上的分量。在工会支持下,他积极参与“亲情助安”活动,邀请家属走进矿区参观、录制安全叮嘱视频。去年安全生产月家属联保活动中,他的妻子在井口为他献花并擦拭脸上的灰尘,让这位硬汉红了眼眶。
这支活跃在井下的群众安全监察员队伍有50余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细致巡查、不厌其烦地提醒督促,在千米巷道间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他们的身影或许普通,但正是这份平凡的坚守,守护着每一个矿工家庭的团圆,托举起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石。(杨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