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煤业:精准管控筑牢安全屏障 高效协同推动稳产有序
2025年三季度,晋能控股集团常顺煤业将“防风险、保安全、促生产”贯穿工作全程,围绕隐患整改、规程落实、迎节准备及重点工程推进四大核心任务,积极采用“精准调度+清单管理+动态跟踪”三维工作机制,顺利实现三季度安全生产各项任务指标。
严抓隐患整改,织密安全管控“防护网”。以“隐患零容忍、整改全闭环”为原则,构建全流程安全管控体系。调度指挥中心每日召开两次调度会,将瓦斯管理、顶板支护、运输安全等关键环节作为重点部署内容,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与工作标准,确保管控指令直达一线。针对西胶带喷浆皮磨损等潜在风险点,成立专项整改小组,逐一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时限与验收标准,实行“整改-复核-销号”全流程跟踪,整改完成率达100%,确保问题不遗留、风险不扩散。同时,严格执行开工验收与设备检修制度,组织150202回风巷开工验收工作,对照安全规程逐项核查通风系统、支护强度等关键指标;对150102回风正掘掘进机开展全面检修,重点排查液压系统等核心部件,及时处理故障,保障设备运行稳定性。
双线协同发力,打造迎节标化“双标杆”。兼顾节日安全保障与长期标准化建设,实现短期任务与长效目标有机统一。聚焦国庆期间安全防护,提前制定应急值守方案,明确24小时值班人员职责,完善瓦斯、水害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同步启动四季度采掘衔接规划,组织技术骨干对150201、150102等工作面生产进度、资源储备进行梳理,确保后续生产衔接顺畅。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井下+地面”全域整改机制,井下层面,每日组织专人专项检查组,对各工作面巷道支护、设备摆放、安全标识等进行检查,全部实现“当日检查、当日销号”;针对皮带运输系统安全,连续开展专项调试,优化皮带保护装置灵敏度,以“现场管理规范、风险管控到位”规范现场管理。在全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国庆节前标准化亮化工程,重点对办公联建楼、工业广场、职工宿舍等区域进行翻新修缮,更换破损标识牌、整治卫生死角,截至9月底,核心区域整改完成率达90%,矿区整体环境显著提升。
聚焦重点工程,按下项目推进“加速键”。以清单化督办为抓手,建立重点工程“挂图作战、动态跟踪”机制,确保关键任务按节点落地。针对矿区线缆老化问题,启动全域线缆整改方案,由机电专业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分区域、分批次”整改计划,累计完成主井、副井及井下各工作面线缆更换与整理工作,当前项目进度达95%,有效降低电气安全隐患。面对150201工作面过构造难题,调度指挥中心联合地测、综采等专业部门组建技术攻坚小组,每日深入井下开展岩层变化素描,精准分析构造带分布范围与岩性特征;根据地质数据实时调整采高,优化割煤工艺,避免工作面片帮、漏顶等风险,保障工作面日均推进度稳定,三季度顺利完成原煤产量任务。为防范水害风险,提前启动150102回风正掘探水工作,组织专业队伍采用超前钻探技术对巷道前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探测;同步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验收,及时更换老化水泵,清理排水管路堵塞点,从源头杜绝隐患,按期完成探水与验收全部工作。
创新监管手段,激活安全管理“新动能”。坚持“科技兴安”与“应急筑基”双轮驱动,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在智能化监管方面,9月中旬完成视频反“三违”系统升级,推行“领导带班+视频巡查”机制,值班领导每日固定1小时调阅井下各作业面实时视频,对发现的违规操作行为当场截图记录,次日在早调会进行通报批评,违规操作发生率同比下降。做好极端天气的应急响应工作,密切关注极端天气预警信息,主动与盂县气象局建立信息联动机制,第一时间接收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针对预警信息,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对矿区排水沟渠、挡水坝进行清淤加固;安排专人对井下涌水量、地面低洼区域积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暴雨期间矿区安全。
三季度以来,常顺煤业通过“精准调度+清单管理+动态跟踪”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生产、工程推进与迎节保障的高效协同,成功筑牢安全防线。四季度,公司将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深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为全年安全生产目标达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王龙、桑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