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煤业:抓实“三按”管理 注入“规范”动能
近日,晋能控股集团常顺煤业严格执行“按标准组织生产、管理人员按章办事、职工按章作业”“三按”要求,从“生产流程、管理行为、作业操作”三方面发力,将规范意识融入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推动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落地,为矿井平稳运营注入“规范动能”。
生产有标准,让每道工序都有“标尺”。以国家煤矿安全生产规程、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生产实际,细化完善生产标准,覆盖从井下开采、设备运行到地面运输的全流程。在采掘工作面,明确炮孔布置密度、支护间距、推进速度等关键参数,配备专职“标准监督员”,实时检查工序是否符合标准;在设备管理中,严格执行“日巡查、周维护、月检修”标准,对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核心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动态监测,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同时通过“标准可视化”建设,在井下作业点张贴图文版操作标准、悬挂设备维护流程图,让生产标准“看得见、好执行”,从源头杜绝“凭经验生产、靠感觉操作”的不规范行为。
管理有规章,让每项决策都有“依据”。杜绝管理“随意性”,明确各岗位管理人员的职责边界与工作流程。在安全管理中,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执行“隐患排查-登记-整改-销号”闭环流程,下井检查时必须携带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严禁“口头通知、事后遗忘”;在生产调度中,坚持“数据说话、标准决策”,调度人员需依据井下生产数据、设备运行报表制定调度计划,杜绝“拍脑袋指挥”;在人员管理中,严格落实“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管理人员不得违规安排未培训人员上岗作业,不得随意简化安全考核流程。建立“管理行为监督机制”,通过不定期督查等方式,对管理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全程记录、考核,以制度刚性约束管理行为。
作业有规程,让每次操作都有“准则”。通过“培训+演练+考核”三重举措,引导职工养成“按章作业”的习惯,筑牢职工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开展“订单式”安全培训,针对井下电工、采掘工、通风工等不同岗位对应分类开展专项培训,让职工明白“为何要按章、如何按章”;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瓦斯超限处置”“设备故障停机”等场景,让职工在实战中熟悉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严格执行“作业前安全确认”制度,职工上岗前需对作业环境、设备状态、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安全标准后方可作业;作业过程中,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通过“说标准、做动作”的方式,确保操作不遗漏、不违规。对违规作业行为,坚决执行“零容忍”,通过批评教育、停工培训等方式督促整改,切实推动“三按”要求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郭文贤、桑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