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红:坚守33年 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山西科技报吕梁讯 她凭着巾帼不让须眉的一股拼劲、一腔热忱、一份责任,把践行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气象人的毕生追求;33年的默默耕耘,她练就了一身“追风赶雨”的本领,无数次提前准确预警天气过程,为防灾减灾赢得主动,筑牢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几十年来,她先后获得了中阳县“五一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农村科技服务先进个人”“吕梁市气象部门先进工作者”以及省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17年还被山西省气象局记三等功一次,她就是市气象局中阳县分局气象工程师李卫红。
1990年8月,李卫红被分配到中阳县气象局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很快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30余年,她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松,一次过程不放过”的服务理念,为单位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制定,预报预警信息的制作、发布把关。
“既然选择了这项事业,就要不辞劳苦,义无反顾地干下去。”为了这句朴实的誓言,在日常工作中,李卫红始终为气象工作忙碌着,参与制定完善了各项业务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并组织大家学习新文件、新规范及各类技术规定。多年来,她参与编制发布各类服务材料1000余期,预报预警信息100多万条。她还积极参加吕梁市气象局举办的测报、预报竞赛,先后获得了“预报技术骨干”、全国及山西省“质量优秀测报员”,在田间山头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身影。
李卫红深知,做好气象工作,对于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每一个监测数据,每一个工作报告,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她潜心研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为单位开通了微信平台、手机短信平台等,在宣传气象知识的同时,也为县委、县政府各项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依据。在李卫红的推动下,2022年,中阳县气象局与应急局联合推动煤矿气象服务,并与10座煤矿签订了服务协议,提高了煤矿应对气象风险的能力。
作为中阳县气象局的工程师,李卫红时常以单位为家,尤其是在有重大灾害性、转折性、突发性天气过程时,无论白天黑夜即便身体不适,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单位,主动加班加点,为天气“把脉”。
中阳县常年干旱少雨,县气象局每年都适时采取人工增雨的手段缓解旱情。从2006年开始,每逢遇到增雨任务,李卫红都会亲力亲为。在一次增雪作业中她不慎摔倒,造成了手腕骨裂,但她仍坚守岗位,直到作业完成后才到医院进行医治。从2004年担任副局长分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来,李卫红先后主持完成了全县17个区域气象站点的选址建设及监测维护、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等工作,参与人工增雨共计100余次。她还主持编写了中阳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防御规划等多项规划方案,完成了中阳县山洪暴雨洪涝风险普查数据及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上报。她主持的课题《中阳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解决了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中阳县农业生产、护林防火及防灾减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9年4月,李卫红被选为驻村工作队员。接到任务后,她第一时间进村入户,开展调研,宣讲政策,和村干部埋头研究制定村发展规划,完善村级档案资料。她积极参加主题党日、环境整治等活动。任职的几年里,村子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在随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她也常常深入帮扶村,了解民情,帮助村民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从曾经的青涩少女一路走来,如今的李卫红虽然不再年轻,但她对待工作却依然充满热情、认真仔细。“不管在岗位上还要工作多久,我都要时刻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始终保持高度的精准度和永不褪色的赤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李卫红说。(刘子璇)
责 编 : 牛引顺
编 辑 : 刘晓利
内 容 来 源 : 山西科技报
新 闻 热 线 : 0358——23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