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如何读懂新《纲要》

时间:2024-07-05 09:59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吕梁讯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为新时代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也深刻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指导性。

一、因地制宜、切实落实《纲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综合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落实《纲要》。正如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这为我们贯彻落实《纲要》指明了方向。只有将《纲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才能使幼儿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二、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平等氛围

人是管理的核心。育人须先知人,每个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生活状况不同,要善于结合每个教师的特点,营造和谐平等的工作氛围,使教师间合理竞争,相互合作。《纲要》中“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不仅要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有所体现,还应渗透在幼儿园的方方面面。要鼓励各位教师集思广益,共同制定园内各项工作制度,总结过去,分析现在,规划将来。人性化的管理为幼儿园创设了一个平等、积极、团结的工作环境。

三、尊重幼儿,建立良好师幼关系

幼儿期是儿童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的时期,然而又是其自理、自立能力日益增长的时期,教师应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尊重、热爱幼儿。《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合作者,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注重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四、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质量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纲要》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对教师教育素质的要求。因此,为落实《纲要》,需要教师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进一步提高。针对一些幼儿园经济及教师情况,要积极参与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培训,致力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培训中要以培养教师新的教育观和实践技能为核心,提倡以实践为基础的参与式培训,充分发挥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分享、思考、讨论、启发中获得不断发展。

五、注重教育领域联系,突出民族特点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为适应教育应蕴含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要求,要长期坚持保教不分,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尽量保持连贯性、整体性,将植树节、读书日、环保日等节日与教学相结合,同时与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等联系,综合开展各项特色教育活动,使教学内容相互连贯、相互渗透。

六、强化家园合作,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要始终重视家长工作,每学期都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设置家园之窗宣传栏等。老师们真诚的对待每位家长,及时和家长了解孩子的各项情况,并为家长解决孩子生活中出现的疑虑。每逢“六·一”开展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庆祝活动,开展多项亲子游戏,鼓励孩子和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每一项活动中,深刻体现《纲要》中提到的家园教育一致、互补,深化家园合作,有利于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纲要》的落实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内化理论,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升华理论。幼儿园要谨遵《纲要》的各项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争创特色幼儿园。(王宏平)

 

    编  :  牛引顺

    辑  :  刘晓利

 容 来 源 : 山西科技报

     线   0358——23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