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投三建集团“净”益求精打造“高光之地”
山西建投三建集团承建的年产1亿只光子器件项目,坐落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项目作为推动区域光电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工程,备受各界关注。对山西三建,承建这一项目不仅是拓展市场的重要机遇,更是走特色转型之路、实现多元化发展的新挑战与新起点。
迎难而上:技术与管理破局,攻坚克难中树立丰碑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山西三建主要负责装饰装修及设备安装等核心环节。光子器件,其生产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项目团队自进场之初,便面临着三大“拦路虎”:极限洁净的挑战,核心生产车间需达到万级乃至千级洁净标准,这意味着每立方米空气中微米级颗粒物的数量被严格控制在极低范围内。对装修的气密性、材料的洁净度、施工过程的污染控制提出了零容忍的要求。精密安装的挑战,项目引进的生产设备体型庞大、精度极高,安装定位必须以毫米级衡量,复杂的工艺管线如同人体的“血管”,必须与设备实现无缝、精准对接。协同作战的挑战,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内,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净化保洁、设备调试等多工种、多工序必须交叉进行、环环相扣,如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或失误,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体进度。
面对重重考验,项目团队展现出高效的专业素养与攻坚能力。向技术要精度:对于净化装修,采用新型密封材料与精密施工工艺,全程使用洁净度检测设备实时监控,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确保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角落都经得起最严格的检验。向智慧要方案:针对复杂的管线综合与设备就位难题,项目全面应用BIM技术,对整个施工方案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和深度模拟。通过“数字预演”,提前发现并解决了数百处管线碰撞、空间冲突问题,实现了从“按图施工”到“依模建造”的飞跃,最大程度减少了现场返工。向管理要效率:项目指挥部制定工序衔接计划,精细编排各班组作业节点。每日召开的现场协调会雷打不动,问题不过夜,决策在现场,确保了众多施工单元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协同高效运转。
精打细算:“错峰”与“统筹”并举,降本增效中彰显智慧
项目团队坚持“向管理要效益,以统筹促高效”,实施“错峰施工”法,有效破解多作业面相互干扰的困局。例如,将环氧地坪打磨等易产生扬尘的工序调整至夜间进行,既保障了工艺质量,又为其他班组创造了洁净作业条件。通过精准的时序调度与工作面管理,项目在复杂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效推进,真正实现了“保质量、促进度、降成本”的有机统一。
在成本管控上,项目展现出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精细功夫。采购端“拧干水分”,对供应商进行对比分析,对管道、阀门、电缆桥架等大宗材料进行统一采购,以规模换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用人端“专业高效”,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精选具有同类项目施工经验的人员,从根本上避免了因不熟悉工艺而造成的窝工、返工等隐性成本,实现了人工成本效益的最优化。过程端“杜绝浪费”,通过严格执行进度计划、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消除施工中常见的“等待、搬运、返工、过度加工、库存、动作”等七大浪费,将精益建造理念贯穿始终,通过提升工效来摊薄综合成本,在保障品质的前提下挖掘出每一分成本效益。
从对毫米级安装精度的执着,到对千级洁净环境的坚守;从对每一分成本的精算,到对交付品质的承诺,三建人充分展示了“敢啃硬骨头、能打攻坚战”的担当与实力。该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为山西三建锤炼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队伍,也为后续承接高端工业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