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企业武装保卫中心提升队伍凝聚力的思考

时间:2025-08-19 14:08    来源:山西科技报

煤矿企业作为能源生产的核心阵地,其安全稳定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影响着国家能源供应大局。武装保卫中心作为煤矿企业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矿区治安维护、生产秩序保障、突发事件应对等关键职责。由于煤矿矿区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安全风险点多,武装保卫工作往往面临高强度、高压力的挑战,这对队伍的协作能力和向心力提出了极高要求。队伍凝聚力是武装保卫队伍高效履职的“粘合剂”,直接决定了团队能否在紧急时刻拧成一股绳、形成战斗力。因此,结合煤矿企业特点,探索提升武装保卫队伍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对筑牢矿区安全防线、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煤矿企业武装保卫队伍凝聚力建设的独特性挑战

(一)工作场景的分散性

煤矿矿区通常涵盖井下井口、物资仓库、办公区、生活区等多个区域,武保人员多以分片值守、流动巡逻为主,团队成员集中协作的机会较少,易导致“各管一段”的疏离感。

(二)任务性质的严肃性

武保工作常涉及治安案件处理、安全隐患排查等严肃场景,日常沟通多以指令传达为主,情感交流相对匮乏,不利于建立紧密的团队联结。

(三)人员结构的复杂性

煤矿武保队伍成员可能来自不同背景,年龄、经验、技能存在差异,部分人员对岗位的认同感不强,容易出现“被动应付”的心态,影响团队整体凝聚力。

二、提升煤矿企业武装保卫队伍凝聚力的具体策略

(一)以“安全共同体”理念强化思想凝聚

1.深化岗位价值认知:通过“老带新”分享会、安全事故警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队员直观感受到武保工作与矿区安全生产的紧密关联。例如一次及时的巡逻可能避免物资失窃,一次细致的排查可能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以此强化“我的岗位关乎全员安全”的担当意识和集体意识。

2.构建共同目标体系:将矿区年度安全目标分解为武保团队的阶段性任务,如“季度巡逻覆盖率100%”、“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等,定期公示任务进度,让每位队员都清晰看到自己的工作对团队目标的贡献,增强“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的归属感。

(二)以“制度化关怀”夯实协作基础

1.建立公平透明的管理机制: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清单,明确巡逻、值守、应急等环节的协作流程;考核时不仅关注个人表现,更将“团队配合度”“信息互通及时性”纳入评价,对协同高效完成任务的班组给予额外奖励,引导队员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

2.完善沟通与反馈渠道:每周组织简短交流会,让队员反馈工作中的难点(如巡逻路线盲区、装备使用问题等),团队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对队员提出的合理建议,明确整改时限并公示结果,让队员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管理的参与者而非被动执行者。

(三)以“针对性关爱”筑牢情感纽带

1.聚焦工作场景送温暖:针对煤矿矿区多偏远、值守条件艰苦的特点,改善执勤环境——如为夜间巡逻人员配备强光手电、保暖衣物,在值守点设置简易休息区;遇极端天气时合理调整排班,避免队员过度劳累,让关爱体现在具体细节中。

2.关注生活需求解难题:建立队员家庭情况档案,对异地队员、家庭困难队员给予针对性帮助,如协调宿舍、组织节日慰问、协助解决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当队员感受到“团队像家人一样惦记自己”,自然会对团队产生深厚情感。

(四)以“能力共升”激发团队活力

1.开展特色技能培训:结合煤矿安全需求,组织“矿区应急处突演练”、“消防设备实操比武”等培训活动,邀请矿区老安全员、公安干警授课,让队员在学习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鼓励队员分享自己的“看家本领”,如“快速识别可疑人员的小技巧”,形成“互教互学”的氛围。

2.搭建成长晋升平台:从优秀队员中选拔培训骨干、应急小组组长,明确“能力提升→责任加重→待遇提升”的成长路径,让队员看到“干得好就有奔头”,从而主动投入团队建设,形成“越优秀越凝聚,越凝聚越优秀”的良性循环。

结语

提升煤矿企业武装保卫队伍凝聚力,需要立足于矿区工作的特殊性,从思想共识、制度保障、情感关怀、能力成长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当每一位队员都能在团队中找到价值感、公平感、归属感和成长感,就能真正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这样的武保队伍,才能在复杂严峻的矿区安全形势下,始终坚守岗位、高效协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护墙”。(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 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