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县域产业新高地和电商聚集地

偏关县的乡村e镇建设之路

时间:2025-09-24 11:39    来源:山西科技报

近年来,偏关县委、县政府在深入实施“三绿”产业发展战略中,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因地制宜、鼓励创新”、“特色引导、先行先试”的原则,积极探索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特别是围绕小杂粮、甜糯玉米、禽蛋3大产品,从产业、电商、配套3个方面下功夫,积极培育和推动乡村e镇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绿化、彩化、财化同抓,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目前在其四至范围内已完成招商引资7.445亿元,实现总产值1.05亿元,网上零售额达2530余万元。

不断强化组织领导

偏关县乡村e镇位于紧靠县城的窑头乡,规划范围4.99平方公里,省级财政资金投入1000万元,2022年被省商务厅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培育名单,主导产业为偏关小米、甜糯玉米和无抗鸡蛋,先后实施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偏关小米”深加工、窑头乡5000亩有机旱作甜糯玉米种植基地及年产1000万穗甜糯玉米速冻加工、60万羽无抗蛋鸡养殖项目、百万羽高标准规模化蛋鸡养殖等产业项目。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乡村e镇放在重要位置优先发展,高度重视乡村e镇项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级高位谋划、统筹推进,主管部门抓成效、严监管,相关部门和乡镇高效联动,各企业积极参与,严格规范实施招投标、资金管理、指标落实等各项工作,做到了效果显著、台账齐全、档案完整、资料详细,全面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工信局、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窑头乡人民政府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偏关县窑头乡乡村e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先后定期召开专题会议20次,相继研究协调解决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选址及场地等重大问题,协助物流中心消防验收,配套专项资金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出台各项文件26项,在县政府网开设乡村e镇专栏,公示文件101条;二是由县工信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具体负责项目建设日常工作,专班小组共组织召开会议35次,推进各项事宜42项;三是建立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不定期召开座谈会26次,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四是成立偏关县乡村e镇党支部,为推动项目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五是主管、监管部门强化工作指导,日常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建设合法合规;六是组织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相关人员外出神池、河曲、静乐参观学习,努力借鉴优秀经验、做法。

四大中心落地开花

偏关县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及陈家营分中心,总建筑面积3000平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营状态良好。

其中,县城公共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500平米,功能区划包含面积100平米、可同时容纳60余人的电商产业培训孵化中心、300平米的产品展示中心、1个20平米以上共享直播间、100平米的联合办公区、销售洽谈区等,12家本地农特产品和电商企业已完成入驻;总投资1350万元的陈家营分中心,建筑面积1500余平米,包含10个电商直播间、300平米产品展示中心、可同时容纳100余人培训的200平米大数据中心(培训中心)以及企业联合办公区域等功能区。

这两个服务中心均具备党建、展销、众创、直播、培训、办公、公共服务、会议8大功能,可向入驻企业和个人提供营销、策划、金融、通信、信息咨询、网红爆品开发、创业孵化、培训、电商研发、产销对接、职业介绍等服务;同时,开发了线上服务平台,入驻企业和个人可在线上开展基础设施、仓储物流、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申请和直播间、会议室预约等服务,目前已免费向社会开放,并为企业及村民提供服务超过100余次。

位于县城文笔大街引黄办公楼一层的偏关县乡村e镇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占地面积1800平米,已整合邮政、韵达、圆通3家快递公司开展统仓共配,实现了邮政车辆到村兜底覆盖,并配备了一套全自动分拣设备和60个格口,每小时可全自动分拣6000-8000票,每日下行11000票左右,上行1300票左右,全年可处理快递总量452.6万票,还可为镇、村快递站点负责人提供技术培训,为网点提供电脑、货架、扫码枪、寄存服务等;同时,开发了寄递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有效提升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化服务能力。邮政集团偏关县分公司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的农村电商站点和邮政服务体系统仓统配整合全县农村的物流快递,保证72小时内送达,彻底解决农村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对农村消费者手机端下单消费的快递,通过各配送企业和县级商贸流通企业直接送达,畅通的物流快递途径,实现网上代销代购、代收代发等服务,基本满足了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在投入硬件和软件的同时,乡村e镇又出台奖补政策,对物流中心的水电网暖补贴7.76万元。目前,全县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100%,贫困村覆盖率达70%以上,物流配送效率较之前提升1倍,3公斤以内快递费用由之前的省内10元、省外16元下降到统一为4元,较之前下降60%,成效卓著。

偏关乡村e镇设在县城和陈家营的两个面积达600平米的产品展示中心,配备了收银系统,具备客商采购、网红选品、直播带货3大功能,并吸引了10家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入驻,陈列和展示了偏关县出产的小米、羊肉、玉米、无抗鸡蛋、醋、香包、刺绣等80余款产品。乡村e镇项目部一方面主动联系全国各地客商过来参观并洽谈合作,已累计接待15个客商团队,留意向合作信息12条,与3家客商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合作关系良好;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内各大头部网红,对偏关农特产品进行直播带货,累计销售偏关各色农产品价值100余万元,其中,非笼养无抗鸡蛋12000盘、糜米月饼602箱、甜糯玉米830箱、胡麻油623桶。山西食锦汇食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每月销售偏关非笼养无抗鸡蛋3000盘、小米1200袋及糕面、莜面、荞面等各类杂粮300单,每月可销售偏关特产12万元左右。

电商直播中心

在偏关县乡村e镇,还有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电商直播中心,包含1个20平米的主直播间和10个共享直播间,已入驻网红主播19人,其中,10万粉丝网红1人,1万粉丝以上网红15人,累计制作短视频1368条,累计直播835场。秉持着助力本土电商人才成长的理念,电商直播中心为本地网红免费提供直播间和直播设备。网红主播们借助中心提供的优质资源与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与创意,积极开展短视频制播和直播带货。在主播们精彩推介与专业讲解下,成功吸引众多线上消费者关注和购买偏关的农特产品,累计直播带货销售额达150万元。

区域品牌推广有力

2024年1月29日,着力于聚焦偏关县特色农产品和民俗产品,着力打造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品类齐全的区域公用品牌,拓展线上线下、省内省外销售渠道,“边塞关蕴、百味粮谷”——偏关县“谷蕴偏关”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在太原梧桐公寓酒店隆重举办,2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此前,“谷蕴偏关”已通过商标注册审核,目前授权企业超过10家,累计销售额达600万元。

积极参与各类展会。通过多种形式,为县内10余家农特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网红主播对接“与辉同行”直播带货和南京糖酒会、深圳展会、太原农博会,努力提高偏关县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多形式推进消费帮扶、产业振兴,拓宽企业和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搞好“三品一标”认证奖补。截至目前,偏关县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谷子)标准化生产创建基地县;“偏关豆腐”、“偏关山羊”、“偏关莜面”、“偏关小米”、“偏关羊肉”、“偏关海红”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全县“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累计达52个。

建立媒体宣传矩阵。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抖音平台等30余家新闻网站、自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报道,其中国家级媒体宣传1次,省级媒体宣传5次,自媒体宣传1000余次,乡村e镇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注册“偏关县乡村e镇”抖音号、“偏关臻品乡村e镇”微信公众号、“偏关县乡村e镇”视频号等共计19个自媒体账号,不间断宣传偏关县乡村e镇建设工作。截止2024年底,累计宣传1000余次,还举办了两场非遗文化传承演出和偏关县乡村e镇短视频大赛。

举办创新创业直播大赛。致力于“孵化一批本土品牌、培养一批带货达人、打造一批直播基地”,扎实营造浓厚的电商直播发展氛围,举办了“2023e领创新、数商兴农”偏关县电商直播、短视频制播暨创新创业大赛活动,50余名本土网红报名参赛。参赛选手累计制作短视频400余条,短视频曝光量达500万;直播带货累计1000小时,销售偏关特色农产品10万余元,再次提升了偏关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电商基础全面夯实

2024年冬,偏关县小米市场行情相当低迷,很多农户出现谷子严重滞销。县工科局、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组织“乐村淘光头哥”抖音直播团队,到窑头乡常家窑村和天峰谷子加工专业合作社现场调研,详细了解地理标志产品偏关小米的产地特点、加工流程、价格构成,对直播商品实地选品,并与农民群众面对面沟通,最终达成以高于市场价0.3元标准、用现金收购农户谷子的协定,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在充分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直播团队在常家窑村和关河口驿站先后举办了5场次抖音直播带货助农活动,在线人数达1万人。在不到两天时间内,偏关小米以5斤19.9元的亲民价格,销出15000斤。常家窑全村老百姓当年收获的谷子,在晾晒干燥后加工成小米,全部销到了大江南北的客户手中。

“十四五”期间,偏关县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立足于夯实乡村e镇的产业支撑,通过提升特色产业、引进“三农”人才、建强公共服务体系及脱贫人口发展谷子特色种植产业奖补、农业龙头企业奖补等政策,主动调整区域布局,持续优化品种结构,特别是针对小杂粮、玉米、鸡蛋等产业,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广“三新”技术,巩固脱贫攻坚产业成果;同时,全力加强地标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目前已有2个小杂粮加工企业、1个鸡蛋孵化企业、1个冰醋生产企业纳入偏关县特色农产品溯源系统,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并与北京华联超市、太原山姆士超市签订了农产品订购协议,实现了农特产品转型升级和大型供应链下沉,带动了脱贫人口就业。

另一方面,该县积极挖掘作为“中国糜子之乡”的产地优势,积极开发网红爆品,在2024年中秋节前,强化“谷蕴偏关”这一当地统一注册和打造的乡村e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开发出一款糜米月饼,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上架后,3天销售1000单;同时,组织和引导偏关县永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山西食锦汇食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偏关万世德土特农产品有限公司、偏关县天峰谷子加工专业合作社、偏关县三关泉醋厂等本土企业,联合研发出“福无忧”非笼养鸡蛋、“万世德”地皮菜、“恒堡余”和“西口在望”偏关小米、“关河”纯粮原浆醋、“谷蕴偏关”胡麻油等多款“小而美”品牌和网络爆品,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近年来,偏关县从政策、资金、招商引资、网红培育、业务培训、直播助农等多方面,积极推动和助力乡村e镇建设——

一是县政府配套专项资金280万元予以支持,并出台了《乡村e镇项目验收办法》、《乡村e镇项目日常监督管理办法》、《乡村e镇项目资金管理及拨付办法》等10余个文件,并在政府网站乡村e镇专栏进行公示;

二是签订专家聘用协议,先后邀请5位专家,到县内农特产品生产销售企业调研,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助力全县农村电商发展;

三是在乡村e镇四至范围内,完成招商引资7.445亿元,实现总产值1.05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过30%,比忻州市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以上,网上零售额达2530余万元,新增就业104人;

四是创新驱动同步推进。运营主体公司引入电商研发机构一家、通讯服务机构2家、金融服务机构1家,并与联通偏关分公司、电信偏关分公司和偏关农商行签订合作协议,针对乡村e镇项目推出相应产品;

五是大力培育商业带头人和本土网红。确定山西老牛湾荣泰祥食品有限公司、偏关县天峰谷子加工专业合作社、偏关县永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泉三眼井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负责人为商业带头人,与本县刘翠先、王宽荣、王慧、周宝花等共计19位网红签约,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电商培训、网红孵化等提高网红职业技能,带动偏关县农特产品的销售额及影响力;

六是全力推动电商培训。截至2025年6月底,全县先后举办9次乡村e镇电商专题培训班,包括基础培训4次、定制人才培训1次、跨境电商培训4次,培训学员1036人次,有104名参训人员实现就业转化,培养直播和短视频人才35人,孵化粉丝过万网红16人,指导74位学员开通小黄车,编辑带货话术,开展直播带货。同时,从前期培训的学员里筛选出12名优秀学员赴太原、杭州两地进一步深造学习,其中10人取得电子商务师证书。另外,与深圳山西商会合作,在窑头乡、尚峪镇、楼沟乡,以偏关“糜子之乡”涉及乡镇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农户、自媒体和大学生村官为主要对象,组织了118人参加的“湾区连晋·乡村振兴”电商培训,帮助参训人员开设抖音统一账号73个,另有2名村官加入该商会扶持群。通过电商培训,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创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运营能力。

七是科学运营线上特色馆。上线开通京东特色馆山西分馆乐村淘商城偏关分馆、乐村淘小程序、抖店、快手小店、扶贫小程序共计5个平台,销售产品涉及29款本土农特产品。

八是开通消费扶贫线上平台。整合偏关县的农文旅资源,开发建设了偏关县消费扶贫线上平台,将本地特色吃、住、行、游、购、娱全部整合到平台上,共上架44款偏关农产品,并在去年中秋节前主动对接各单位,一方面推广宣传平台,另一方面推广销售偏关特色农产品,最终达成销售额30多万元。

今年以来,偏关县工科局根据省、市商务部门有关“全晋乐购”、“好品出晋”年货节活动工作部署,结合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古城大集——“中国年·偏关味”年货节活动,在县城南门外广场布置3个主题为“全晋乐购”偏关县乡村e镇线下年货节产品展示展销展位,并制定了优惠促销活动及2025年“消费帮扶春季行动”,推出多款物美价廉的商品,让利于民、促进消费,还对本地农特产品进行专项补贴,每款产品补贴5-50元。如:偏关金苗KI小米5斤原价29.8元,补贴10元,补贴价19.8元;非笼养鸡蛋每盘(30颗)原价25元,补贴5.2元,补贴价19.8元。

在该县传统古会“二月二”期间,县工科局又在县文化广场参加了2025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大集”,线下布置了“乡村e镇——电商直播/促销助农”展台;在县城南门外广场,继续举办“中国年·偏关味”活动,偏关小米、偏关莜面、亚麻籽油、偏关无抗鸡蛋、偏关糜米锅巴5个偏关县乡村e镇特产推介展台前挤满了前来观看的消费者;本土网红通过快手平台,对县域农产品进行电商网络直播带货;在“乡村e镇欢天喜地二月二盛宴”小型推介舞台上,偏关特优农产品优惠促销推介活动和二人台非遗演出交相辉映,现场人山人海。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103.6万元,乡村e镇特色馆(店)网络销售2.8万元,线下直播带货销售6.2万元,乡村e镇年货节农产品补贴完成2万元;二季度完成消费帮扶235.9 万元,其中,“五一”小长假促销26.3万元、线上销售26万元,6.18期间线上网络销售农产品43万元,线下网红直播带货农产品销售62万元。

偏关县工科局局长许德义介绍,今后一段时期,他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及时查漏补缺,特别是紧抓电商龙头企业培育、短视频账号孵化等关键节点,用3-5年时间培育起至少1家年网络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的本土电商龙头企业,针对偏关糜米、小米、莜面3大品类产品,分别孵化1个抖音或快手账号、拍摄一部记录片、剪辑出50个短视频,同时,依托“中国糜子之乡”及“偏关小米”、“偏关羊肉”、“偏关莜面”、“偏关海红”、“偏关豆腐”5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每年举办不低于一次的品牌宣传活动,打响“谷蕴偏关”这一偏关县级区域公用品牌,并与国内头部直播间和直播带货大咖合作,将乡村e镇打造成偏关县产业新高地和电商集聚地。(刘娟娟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