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焦西山官地矿聚焦通风系统难点 激活“人努力”提质降本增效

时间:2025-08-21 10:30    来源:山西科技报

今年以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锚定通风系统难点问题,以精益化管理为核心抓手,通过创新施工工艺、优化系统结构等关键举措,在降本增效、本质安全等方面交出亮眼 “成绩单”,为矿井安全高效运行筑牢根基。

工艺创新破难题 远距离注浆显优势

针对传统密闭施工中物料运输距离远、人工劳动强度大等痛点,官地矿精准施策,创新推出远距离注浆施工密闭工艺。该矿充分利用中六区火药库与回风巷的自然高差优势,在中六区火药库搭建注浆泵站,构建起 “泵站供液 — 远距离输送 — 现场成型” 的高效施工模式。施工中,作业人员提前在现场构筑密闭模型,将速凝固化剂 A 料与 B 料在搅拌桶内均匀混合后,通过注浆泵直接输送至作业点;浆液仅需 20 分钟即可快速凝固,形成稳固密闭墙体。

这一工艺不仅省去传统施工中大量物料短途转运环节,更实现了密闭施工的高效化、安全化。截至目前,该工艺已成功应用于中六区回风巷 12 道密闭加固工程。数据显示,此举累计节省物料运输距离超 2500 米,减少运料 150 余车,直接节约人工费、材料费约 30 万元;同时,轨道运输压力大幅缓解,人工运料强度显著降低,现场作业安全系数与施工效率同步提升,实现 “安全 + 效益” 双丰收。

系统优化做减法 “一优三减” 见实效

为破解通风系统冗余、运维成本高企等难题,官地矿将 “一优三减”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施工方案。通过集中封闭南六采区部分闲置巷道及中六采区 22612 工作面外围系统,累计封闭巷道长度达 4613 米,使原本复杂交错的通风网络实现显著精简。

系统 “瘦身” 带来的连锁效益逐步显现,瓦斯检查点减少 35 处,顶板重点巡查区域缩减 5 处,2 处冗余排水点彻底关停。闲置巷道的通风负荷、排水能耗及日常巡检频次随之大幅下降,直接降低了设备折旧与材料消耗成本。管理资源从非生产性环节中解放出来,向主采工作面、关键运输线路等核心生产区域精准集聚,推动矿井整体运营效率提升。

靶向发力再推进 超前谋划明方向

官地矿聚焦 “人努力” 关键环节,重点推进南五采区部分闲置巷道封闭工作,进一步简化南五采区上组煤通风系统,从源头上减少闲置巷道运维投入;在工艺推广上,计划在南六采区火药库复制成功案例,建立远距离注浆泵站,集中对该采区回风巷 8 道密闭进行维修加固。据测算,南六采区注浆泵站投用后,预计可节省物料运输距离 2400 余米、运料 90 余车,减少人工、材料等费用约 22 万元。

官地矿以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为路径,通过工艺升级与系统精简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通风管理水平,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白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