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院前院内”一体化应急救援模式
太原市急救中心是省城唯一的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担负着省城543万市民的现场急救,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无主、无助患者的救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紧急救援以及市民的急救知识普及任务等。中心日均急救呼叫量1100次,年均派出急救车8.6万趟次。月均出车量5166趟次,近三年受理18.6万次任务。
一、科学化调度、合理化派诊,切实推进太原市院前急救高质量发展
发挥遍布全市的急救站点优势,制定了提升院前紧急救援服务能力的总体目标,对旧有信息化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诊无车、急救车南车北调等问题。目前中心已完成现有23个急救分站点、60 辆急救车改造,救护车实现5G 信号接入。并与太原市2个国家级医疗中心,6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数据传输或达成对接意向。
二、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急救建设,让信息跑起来、打破院前、院内信息孤岛
借助先进的北斗定位技术,调度中心可获得实时急救车位置信息,精准地掌握车辆位置信息结合实时路况,可使车辆调度科学高效,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救援效率。将车载监护仪信息,车内外监控视频信息接入平台,打造一个集成平台,避免数据碎片化,在一个屏幕上全部显示,使患者重要信息全掌握。当调度员沟通过程中,调度员可通过下发短信给报警人,报警人点击短信后,将位置信息发送至调度系统,从而提高派车速度。覆盖呼救至送达医院全程,详细记录每个时间节点和操作,多途径追踪,确保急救透明高效,提升患者安全。
三、聚焦民生,改革成果惠及群众
系统上线后出诊量增加10.4%,电话量增加10.5%,平均出诊时长缩短1.88分钟,平均到达现场时长缩短54秒。节约的时间就是患者生命的希望,早一分到达有可能就能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
院前软件系统深度融合5G、云服务、北斗定位等技术,构建覆盖急救全流程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利用信息系统升级使太原市急救中心迈入数字化、精准化新阶段,使广大患者享受信息化的便利,使院前医疗能力稳步提升。基于多年院前急救的实践经验,结合最新技术,在多维度实现了突破性创新,为全市急救业务构建起一张高效、智能的生命救援网络,为市民打造“触手可及”的生命守护网。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太原市急救中心将继续努力协同区域内太原市所有医院,构建全市急救信息网络,将太原市急救中心“智慧急救,分秒必争!”的目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