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焦西山官地矿多措并举探索“降本”路径 激活“增效”新动能
今年以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严格落实上级各项安排部署,紧紧围绕降本增效目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提质与提效并举,以提升“三个竞争力”为抓手,拓展延伸管控范围,逐步形成了生产经营全成本、全周期、全覆盖的成本管控体系。
从 "指标分解" 到 "颗粒穿透"
推动经营管控深层变革
官地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经营管控纳入党建统领考核体系,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 “一周一汇报、一日一分析” 机制,分专业、分类别成立八个经营工作专班,协同落实山西焦煤关于加强经营管控八条措施,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管理“职能分散、责任模糊”的管理痛点,形成“专业分工 + 协同作战”的攻坚合力。
该矿坚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持续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充分利用班前会、周三安全会、微信平台等载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紧扣降本增效目标任务,深入各区队宣讲当前生产经营形势、矿井应对举措,引导干部职工深刻理解“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与职工收入”的内在联系,推动成本意识融入日常。同时,在结合山西焦煤、山西焦煤西山煤电经营管控要求及矿井管控实际,制定下发《山焦西山官地矿强化经营管控三十条措施》,将经营管控颗粒度进一步细化,围绕成本管控、修旧利废、材料消耗等核心工作,梳理形成可量化、可考核的任务清单,层层分解到区队、班组、个人,切实让“每一分成本都有人管、每一项责任都有人担”。
从 "开源节流" 到 "效能跃升"
实现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官地矿坚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以“大成本”理念为核心,每月召开经营分析会,通报本系统存在的问题、管控目标、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切实把分析工作做到细和准,形成财务端发现偏差、推送到业务端改进的“分析一反馈一更正”联动机制,实现从“单一成本控制”向“全要素效能提升”的转变。
同时,积极强化“小题大做”的管理思维,精准锁定成本超支环节和潜力点,通过实施“班组最小核算单元”模式,建立精细化的材料管理台账,从设备运行的细微异常、生产环节的点滴损耗,实行“全程追踪、闭环管理”。
从 "小改小革" 到 "赋能生产"
激发全员创新增效活力
官地矿突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技术为支撑,聚焦长远布局,将设计降本、科技降本、创新降本作为关键抓手,全面释放源头降本增效潜能。
在技术源头管控上,该矿以“系统最优、环节最简、稳定可靠”为目标,从系统优化设计、施工工艺改进等方面深入挖掘降本新路径。目前,主运皮带 AI 智能煤流检测系统的引入、辅助运输系统的改造升级、远距离注浆密闭施工工艺的实施等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已在矿井相继落地应用,不仅显著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更实现了安全 + 效益“1+1>2”的倍增效应。
在全员创新激发上,该矿坚持“创新来源于现场实践” 的原则,以“科学实用、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积极鼓励职工围绕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推进技术改造、管理创新与作业流程优化开展“五小创新”。井下一线职工们结合现场环境,自主研发“托辊式弹簧清煤装置”、轻便式管道运输车、刀头清煤器架、电机车红外报警装置等小革新成果,既解决了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又使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职工每班劳动强度有效降低 。一个个奇思妙想悄然成为了助推安全生产的引擎,一个个小改小革变成了作业现场降本提效利器,切实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白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