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司法局、阳明堡镇政府联合举办 “法治赶大集,幸福进万家”法治宣传
为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乡村群众法治意识,拉近司法行政部门与群众的距离,8月26日上午,代县司法局联合阳明堡镇政府在阳明堡镇共同举办以“法治赶大集,幸福进万家”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多元化形式将法治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丰富活动形式,打造沉浸式普法场景
本次活动打破传统普法模式,围绕群众需求设计五大特色环节,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
(一)法治文化表演添活力。活动通过邀请本地文艺团队带来法治主题快板、小品、广场舞、歌曲等节目。其中,快板《法治生活多美好》用朗朗上口的语言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邻里纠纷及校园欺凌等内容,小品《彩礼那些事儿》通过模拟真实案例,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婚恋观和法治观念,现场掌声不断,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二)“法律诊所”解难题。由代县司法局律师及公证员组成专业服务团队,在集市设立“法律诊所”。针对群众咨询的宅基地纠纷、农民工讨薪、老人赡养、子女抚养等问题,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0余人次,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法律杂货铺”送便利。创新设置“法律杂货铺” 专区,摆放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领域的法律手册、宣传折页、漫画读本共500 余册,同时配备印有法治标语的围裙、手提袋、扇子、挪车牌、手机支架等实用物品。群众可根据自身需求免费领取资料与物品,志愿者在旁协助讲解资料重点,帮助群众快速找到所需法律知识,让普法资料“随手可得、随处可学”。
(四)法治趣味游戏增互动。设置“法治知识大转盘”“法治飞行棋”“法治套圈”等趣味游戏环节,游戏题目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群众参与游戏即可获得法治宣传手提袋、围裙、扇子等实用礼品,现场参与群众超300 人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法治文化长廊强氛围。沿集市主干道搭建法治文化长廊,通过10 余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常见法律条文解读、典型案例分析、法治名言警句等内容,涵盖婚姻家庭、邻里和谐、电信诈骗、土地纠纷等多个领域。长廊旁安排志愿者引导群众参观,为驻足群众讲解展板内容,让群众在赶集途中就能学习法律知识,营造“抬头见法、驻足学法” 的浓厚氛围。
聚焦群众需求,凸显活动实效
活动紧扣乡村群众实际需求,将“普法”与“服务”“便利”相结合,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通俗易懂的表演、便捷的资料获取、趣味互动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帮助群众了解自身权利义务,提升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现场群众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活动听得懂、用得上、拿得到”;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与志愿者深入群众倾听诉求,通过“法律诊所”解决实际问题、“法律杂货铺”提供便利服务,有效拉近司法行政部门与群众的距离,增强群众对法治工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乡村普法品牌
为持续发挥“法治赶大集”活动的普法作用,代县司法局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明确活动周期,计划在乡镇集市轮流举办“法治赶大集”活动,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二是优化活动内容,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乡镇的特点,动态调整普法重点和活动形式,如针对农忙时节增加农业相关法律宣传,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乡镇增加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同时持续丰富“法律杂货铺”资料类型,确保内容贴合群众需求;三是加强部门联动,联合乡镇、妇联、公安、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形成 “多方协作、齐抓共管” 的普法格局,力争将“法治赶大集”打造成周期性法治宣传品牌活动,成为乡村普法的固定载体,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法治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