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交通安全浅谈关注老年人平安出行

时间:2024-08-22 11:10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运城讯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多,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老年人出行安全问题应备受社会关注。

一、老年人是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多样化,老年人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从传统的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到驾驶电动自行车、电动三四轮车、小型轿车等;交通出行场景也多样化,包括生活购物、接送儿童上下学、出游等。然而,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观察、判断和反应能力下降,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甚至致死的几率较高。此外,农村老年人进入城市后,对城市交通环境不熟悉、不适应,交通安全知识匮乏,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法规遵守性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使得老年人交通安全问题突出,交通事故造成的老年人伤亡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受伤甚至致死的几率极高已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着实令人触目,今后应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的加强中老年人这一社会群体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安全出行工作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关于老年人交通安全出行情况现状调查

多数老年人因没有驾驶证,没有受过专业的业务学习,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差,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和遵守程度低,不会开机动车、不理解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的含义,遇到司机、行人等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文明行为,独自过人行横道受阻,打车软件使用存在障碍等,占比相当;据调查显示,众多参与者遇到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内容中涉及到老年人交通安全的内容也相对较少,针对性不强,宣传内容单一枯燥,缺乏吸引力。

三、当前老年人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 

当前老年人的交通违法现象随处可见,老年人外出买菜、接送孩子是不少家庭当前生活的主要模式,老年人交通违法行为多发已成为目前全县道路交通的主要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违反交通信号灯;不在人行道内行走;肆意横穿马路;盲目乘驾“老年代步车”,骑行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人身安全。

四、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现存问题 

虽然我们开展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在宣传教育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宣教力量的社会化有待提升。大部分地区的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以交警为主,社会协同共治的局面尚未全面形成,在基层宣传民警有限的现状下,宣传教育活动缺乏持续性、深入性,触达面有限。此外,即使有的村社设立了交通安全宣传员、劝导员,但由于主要是基层干部兼任,大多数交通安全宣传员未经过专业、系统的交通安全知识培训,缺乏开展专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能力,宣教效果有限。

(二)宣教内容的针对性有待提升。目前,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主要针对步行和驾驶电动自行车、电动三四轮车,宣教内容多为告诉老年人“应该怎么做”,较少阐述“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于出行习惯已经养成、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说,较难真正理解宣教内容,宣教效果大打折扣。

(三)宣教方法的有效性有待提升。当前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形式主要为现场宣讲、观看视频、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虽然也通过媒体平台开展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但是宣教的针对性不强,触达率和有效性难以评估,如何结合老年人群体的心理特点,采用老年人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形式开展宣教有待研究。

五、今后守护老年人平安出行的几点建议 

众所周知,道路交通事故会给老年人自身带来伤害,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在当今社会老龄化加速的现状下,“预防和降低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守护老年人平安出行”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性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积极引导建立社会资金参与的老年人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做好老年人平安出行的最好的经济保障。要鼓励保险行业设立老年人出行平安保险,老年人一旦发生伤亡等交通事故能及时有效赔偿,减轻交通事故给老年人及其家庭、交通事故肇事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并建立与老龄协会、妇女联合会等组织的常态化联合宣教机制,将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相关组织的日常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老年人交通安全宣教借助社会力量工作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强化调研分析研判。认真总结辖区老年人驾驶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突出问题,对辖区近年来老年人交通事故违法记录和老年人交通事故记录进行统计,并剖析成因和防控建议,有针对性的提出管控措施,为辖区老年人交通安全守护行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深化“七进”宣传工作。积极深入开展以交警为主体的进社区、进小区、进村镇宣教活动。针对老年人喜欢聚集的特点,交警走进社区、居民小区、公共广场、农村文化广场、农村集市等老年人较为聚集的场所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包括: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交通安全宣讲;摆放宣传展板,发放纸质宣传材料;发放交通安全文创产品如反光条、反光物品等。

(四)强化宣教内容研究。积极构建系统且针对性强的老年人交通安全知识体系和内容,选取与宣教时间节点、受教育老年人群出行特征相匹配的内容,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文化作品,提高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根据当地老年人基本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语言习惯、偏好的信息接收渠道等研究,得出适合当地老年人群体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法,提高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五)坚持柔性执法管理。由公安交管部门牵头,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农村“两站两员”力量,加强城市街道路口,小区出口、县乡公路、乡镇集市等重点部位、路段的交通执法管理力度,针对老年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以纠正教育为主、现场处罚为辅,规范老年人交通行为。对拒不纠正的老年人,可在查清其身份后及时与其家人联系,要求家人加强监管,进一步强调老年人交通违法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性,让老年人在教育中吸取教训。同时,要为老年人安全出行创造有利条件,对不礼让老人等各类不文明违法行为的驾驶人要严格查处。


          编  ▍董忠礼

          辑  ▍霍田田 

 容 来 源  ▍山西科技报

 稿 热 线  ▍山西科技报运城频道   0359-266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