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强化监测预警 筑牢防返贫底线
山西科技报运城讯 为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今年以来,河津市聚焦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两个环节,优化工作举措,提升工作实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建机制,突出上下联动,推动工作走深走实。成立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专班,健全完善工作调度、领导包联、干部帮扶、督查考核等机制,全面压实乡村两级主体责任、行业部门专项责任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三对”领导组定期督查,形成了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乡镇包村及村干部按月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建立会议调度机制,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全市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工作开展情况,查找预警信息筛查、政策帮扶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共同研究解决对策,推动全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稳步提升。
抓重点,突出监测预警,推动早发现早干预。坚持村有采集员、乡镇有录入员、市有监测员的工作机制,瞄准三类对象,落实四种监测方式,筑牢六道返贫防线,不断充实乡、村两级监测预警队伍,压实责任,完善措施,确保易返贫致贫人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录入、第一时间帮扶。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体系,认真落实部门预警筛查工作机制,以年度监测指导线为参考,组织乡村干部、帮扶干部、村级信息员,按节点、分步骤对全市125个村的所有农户开展了全面排查。全市2104户5839名脱贫人口和193户499名监测对象,均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未发生返贫致贫现象,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促落实,突出精准施策,推动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结合监测户类型和返贫致贫风险,对纳入的监测对象制定“一户一策”,因户因人施策,明确帮扶责任人,落实各项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以“帮”为主,及时落实医保、养老保险、城乡低保救助、特困供养等兜底保障措施,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以“扶”为主,通过发展产业、稳岗就业、小额信贷等方式开展帮扶,确保监测对象家庭有稳定增收渠道,实现家庭收入稳定增长;对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监测对象以“引”为主,加强扶志扶智教育引导,支持鼓励监测对象通过就业和发展产业,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责 编 ▍董忠礼
编 辑 ▍霍田田
内 容 来 源 ▍山西科技报
投 稿 热 线 ▍山西科技报运城频道 0359-2660876